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宏海法师  2020/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的信仰素质是不够的。所以净土弘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推广佛学基础知识,提升信众的信仰素质。

信仰素质从哪里来呢?第一个是从人格讲起的。就是我们佛教徒首先还是一个人,做人就得有文明礼貌,一些最起码的文明礼仪要具备,比如不能随吐痰、排队入场等等。你作为佛教徒,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不仅会让人家看不起你,还有可能会毁谤佛法。

再进一步,就是佛教徒要具备一些基本的佛教知识。我们现在讲法,很多时候都是在讲因果轮回这些基本的道理。要他相信有六道、有三界、有十法界,有前生后世,有因果报应。不管他修得好不好,先要从知识上理解才行。因为在当下的红尘之中,信佛的本来就不多,而正信的就更少了。

比如我们的一些大道场,来的人很多。可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来的人是香客还是信徒?很难说他到底信不信佛。你说他不信吧,他一进大殿就磕头,拿一捆香朝四面不断地戳。你说他信吧,可是他连释迦牟尼佛是谁都不知道;法为何物?他也搞不清楚。你问他“和尚是干什么的?”他说是“算命的”。

还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比如说我们身为佛教徒,不要再跟别人讨论观音菩萨有没有,阿弥陀佛在不在。还有的同修,已经皈依了,又来问观音菩萨感应,有科学依据吗?符合常伦吗?其实这些基本的信仰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它是一个前提。以此为前提,我们讨论的直接就是教理教法。

这些现象就是缺乏佛教基础知识的表现。我们把这样的信众接引进来,慢慢地对他进行基础教育,让他至少不要出现上面这些低级的问题。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是“净土好呀、你要念佛呀”。可是他一开始不知道净土为什么好?为什么要念佛?他应该哪里起步走?怎样把自己的心安下来?这些问题,只有他有了知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有可能领悟;领悟了以后才可能升起一点点的信仰;有了信仰才能够把心安下来,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后发愿回娑婆世界,会不会又再堕落

问: 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造了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

三十六万亿同号阿弥陀佛,这样念佛是否功德大

问: 我在龙舒增广净土文看到可以这样念佛功德大:南...

我今念佛,必得见佛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抽烟对外貌的十五大危害

抽烟对健康损害多多。一照镜子您就能看出来!如果您抽...

治好一切病的五个根本

治好一切病的五个根本的方法就是,不管什么病,通过这...

改掉贡高我慢的习气

我们要随时观照自己,检视是否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如...

要随和就得克服以我为中心

很久以来,总是在思考,什么是随和? 有人说,随和就是...

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净土资粮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

死亡也是需要准备的

死亡也是要准备的。我们把钱准备好了,米缸里是满满的...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对吗

问: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的说法对吗? 济群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