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死亡也是需要准备的

嘎玛仁波切  2015/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死亡也是需要准备的

死亡也是要准备的。我们把钱准备好了,米缸里是满满的米,菜也准备好了,就会踏实。没准备菜和米,起码把钱准备好了,我们睡觉也会踏踏实实的,明天醒来去买米买菜就行了。这就是佛教里讲的累积福报。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做什么善事,也讲不出自己一辈子问心无愧的事来,他做了很多的亏心事来不及净化,就像今天一点钱财都没有准备就去面对明天一样。

有些人没做什么好事,但也没做什么坏事,面对死亡,就是没准备好,所以没有准备的那种恐惧就像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一样。就像从国内到国外去,我们从这边买机票乘飞机到另一个国家,语言也不通,身上又没钱,完全陌生,那种恐惧感就跟死亡是一样的。

如果都准备好了,我们活着的时候做了很多善事,不管明天在不在,起码我们今天死之前会说“如果明天还在的话,我是坦荡荡的,我的功德做完了”。

我曾经跟一个教授聊天。我讲了很多轮回存在的道理给他听,他说:“你怎么讲我也不会相信,我是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我说:“教授,我没有想要说服你相信轮回,我只是想说,我宁愿这样相信,我今天做很多的善事,死的时候我心里坦荡荡,如果明天还在,我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不在了,我也没有任何损失。

可你的损失大了!如果照着你的方式,没有明天,你也没损失,但如果有明天呢,你怎么办?现在问题是,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来,就像今天晚上我们两个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如果我们都知道今天晚上会死,就都不用为明天做准备,但是我们都不确定。如果明天真的到来,我们两个是不是今天都得做准备?明天总该活得很快乐吧?我准备好了,你什么都没准备,那你明天该怎么去面对?”

他说:“你这样讲,我也觉得有点道理。”

我说:“很多事情只要一涉及宗教,有人就有抵触感,就想排斥。只要我相信下一秒钟存在,这一秒钟就要为了下一秒钟做准备;而死亡时,下一秒钟就是跟你现在的下一秒钟一样,如果你今天睡觉,明天醒不来,那就是下一辈子。下一辈子没有那么遥远,就那么一秒钟的时间而已。”

明白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握住今天,而不是来世。

把握住现在,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就应该为明天做好准备。今天该准备的钱财物资都要准备,心灵要快乐也要准备好。随时随刻准备面对明天,有没有明天不重要了,大家都没有损失--心境应该是这样的。

由此来看,一个人把今天努力的部分准备好,明天会不会到来、明天会不会继续当富豪,那是明天的事情。

有些事情不可能永久维持,任何一件事的每一阶段都是无常的--我们现在认为永恒的,一秒钟后它又变成过去了。这实际上就是佛教讲的“如梦如幻”,不要把过去当成现在,现在当成未来。

很多人放不下官位,放不下财富,他总认为今天的自己会持续到未来,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驻,而我们的青春分分秒秒都在老去,一刻不停。这就是规律,青春会在无常中一直消失。

比如我们看一条河流。有人说,去年就是这条河冲走了我某某朋友,他从这里掉下去的。实际上冲走你朋友的河水早不知道流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看到的已经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新水--因为同样是水,水的样子太像了,就把它当成去年河里的水了。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每秒钟它都在变化。我们周遭的环境也如此,而前面跟后面一定有因果关系在连接着。

我们只要随时面对着,知道它是会改变的,不是永恒的,我们就都有能力应对。当亲朋好友面临死亡,我们很多人不甘愿这种折磨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为什么偏偏是我们家人遭难?有个人跟我讲:“我造了个什么孽啊?怎么不是别人家的小孩,为什么是我的小孩往生?为什么这种事情偏偏降临到我的头上?”我说:“你搞错了,像你儿子这么大的孩子全世界一天不知道死了多少个,你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你的心态也不对,为什么降临到别人头上没有降临在你的头上你就高兴,降临到你的头上你就不高兴。如果你说‘我的儿子很可怜,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要有这样的灾难’,这就是更好的想法。”无论是亲情友情,任何事情随着时间的无常都会永远失去,不可能永恒。

最后,就是我们最珍爱的自己的身体了。我们说要爱别人、爱社会,其实爱的还是自己。连最爱的自己都必须要放下的话,世间上其他东西就都可以放下。所以,看待死亡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因为人是孤零零地走,这时候别人承担不了我们的病痛折磨,要独自经历恐惧,唯一可以帮我们承担的是心灵的信仰和所做的善事。如果我们知道积德行善对生命轮回有帮助,那就像我们为了明天准备钱财一样,我们有足够福报,就不需要担心和恐惧死亡了。

无常随时都存在,所以人也不必为无常而执著。不论我们现在享有多少名声与财富、多少温情与快乐,无常该到来时必到来,或许顷刻之间一切就会改变。如果明白无常是这么迅速又无法避免,就要常常提醒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我们不值得为拥有财富与权势而傲慢,也不要过度沉溺在世间的幸福与快乐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推荐】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

国王的白发

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

定法与不定法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生性倔强的外道,老实巴交地遵照他...

有没有享受的命?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

谛观无常契真心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念佛人的沉着安闲

沉着安闲。这句话直指目前许多修行人的病处。 有人用功...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

问: 阿弥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有个疑问...

万德洪名威神不可测量

有些接触净土法门的人听说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

吴伯雄:因缘与福报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登上《扬州讲坛》,主讲《因...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

印光大师谈素食的推广

推广素食的方法 素食的好处诸多,学佛之人理应善巧方便...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

羡人不如慕己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

为何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时间在走,我们在悟。一路走来,坎坎坷坷,挫折不断。...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