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大安法师  2019/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

那真理是什么?就是谈因果问题,所以知苦乐法。为什么要谈四圣谛?要谈我们众生的生存境界是苦的,八苦交煎的。我们众生在这迷惑颠倒,在苦中还不意识到苦,所以这个世间就叫娑婆。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很难忍受,但是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忍,忍到麻木的程度,还以苦为乐。

所以佛要告诉这个世间的苦境。这位悉达多太子,他为什么要出家?也是见证到生命的生老病死啊!当我们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毫无意义,无常啊。所以我们众生正因为有衰老,有疾病,有死亡,才构成了佛来这个世间的必要性,才有着我们去学佛的必要性。

所以要讲“苦集灭道”。苦要认知,这才有点智慧,叫苦谛。然后进一步追溯,由这个苦果追溯它的原因,就是集谛,集的召感性,就是烦恼。然后给我们讲灭,灭就是寂灭,出世间的安乐的境界,以及达到这个涅槃寂静的方法,道谛。苦集灭道是谈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因果,这里就包含着苦乐法。众生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但是我们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们都是颠倒的,对避苦和趋乐的方法更不了知,所以佛要讲说这些佛法——知苦乐法。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在人生的舞台上快乐的生活

春节回家探亲时,看到了我高中时的一个同学。谈到目前...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暇满的人身珍贵难得,是我们解脱的唯一机会。尽管我们...

无常的四座大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一天中午,波斯匿王...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

美食里掺杂了毒药

很多人有权有势,以宿世的因缘,感得世间福报很大。应...

人在三界,出离要紧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要把握听经闻法的机会

我们这里有很多想往生,想解脱,想成佛的人。但是谁也...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

问: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可以往生净土吗...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问: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一切事物终将离散败坏

过去,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庵罗树林中,...

中西医的素食营养观

目前的社会,由于对素食营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般人对...

邪淫的种类和过患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上至比丘,对成年女...

星云大师《佛陀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慈光,十几年来...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

不能往生的错误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

奢华的生活把全人类一网打尽

拼命积累财物的趋势把人搞得晕头转向,失去了冷静思考...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打坐只观息,不念佛不持咒可以吗

问: 我打坐,观察身体内自然气息的运转,但是我不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