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证严法师  2014/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修得心地清凉,也是一种考验。上人在晨语中开示:“真正的辛苦不在外在环境,而在心灵有烦恼。心中有烦恼,即使身处富丽堂皇的居所也是苦不堪言;如果心中无烦恼,则无论居所简陋或气候闷热,都会觉得身心清凉。”

佛陀时代一则佛典故事,佛陀成道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弘法,发心立愿追随佛陀出家的王亲贵族甚多,使得佛陀父王面临王位谁来继承的问题。后来,佛陀的堂兄弟跋提,志愿接掌王位、料理国事。跋提颇得人望,但十多年后,在佛陀的教诲下,对人生无常之理深有省悟,也跟随佛陀出家了,过着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比丘生活。

出家后的跋提安贫乐道,认为这种淡泊的日子,远比当国王时拥有荣华富贵的物质享受,但时常要为己身及国家安危而惶惶终日的生活,更为轻安自在。因此,跋提常因内心真实的快乐而欢喜地说:“快哉!快哉!”别人不明所以,以为跋提耽恋皇宫的权势生活,不断地追忆身居高位的美好时光。佛陀明白跋提的心思,遂教跋提现身说法,以释大众疑虑。

修行者的心灵享受比身外物质更重要,修行要耐得了苦才能处处自在。就如天气炎热,只要能以坦然的心接受大自然的境界,感恩有此磨炼自己的机会,这就是修行的心态;哪怕外境再炎热,心地依旧清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十二因缘法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

心能大能小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

圣严法师《安心就能安世界》

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

妒火杀死亲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心被习气控制住了

您看,生气叫怒嘛,这个怒怎么写?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

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

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

印光大师综述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一、修净土者应当修学的经典: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

做儿女的应该及时报恩行孝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无疑最先...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肉类毒素直观图示

...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

为什么幸福不能只涉及当下

问: 为什么佛教一谈到幸福,就一定要谈死亡?苏格拉...

宣化上人关于大悲咒的问答

问:念观音菩萨,大悲咒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可以往...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