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定力文章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学法时,学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于念住,念住不是我们坐...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喜心涌动,定不坚固,...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行,那福报培起来。第二...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前,这妄想烦恼,人我是...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盘,(可先学坐单盘,习...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问: 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 妙境法师答: 这个在优波...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问: 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修行人面对是非,应该...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怎么办? 那就用你的心...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楞严经...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或者念大乘经典才是修行...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大师立传,被大...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离一...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言恶慧所依者,...

一边念佛一边追剧,这样是没用的

念佛就要时时刻刻心中要有佛,用这个声音先摄住我们的耳根,然后通过耳根最终...

未得到定之前,要减少睡眠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 这...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合花开,白天虽然也能闻...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无碍...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

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

因智慧能断疑故。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分数,记忆力很强,这...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

何谓「四种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如果这一世能够深信净土...

制心一处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师引用艳喜,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 这个...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不著内外想。不著过去想...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中最好的种子起现行,...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念心性,我们举一个例...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菩提上?降伏,就是他不...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前面的四种功...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 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答: 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粗妄和细妄有什么不...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的石头,也是来普陀山的...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门...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所成

菩萨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尔等念佛,昼夜不能如一...

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做功夫

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这个六根都用佛号来摄住。六根...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猛之心。在动经无央数劫...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来的;一句阿弥陀,无上...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禅师答道...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奏家在台上表演一曲非常...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的主事人发起道心,讲经...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时候...

若能专一其心,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请...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要多,因为现在人的心普...

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

或问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或曰:得...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能够参一话头,这个话头...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

一切苦因缘,全由妄动取

凡圣之判,如隔云霄,其间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佛法微妙难思,片言只字中,每...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是把慈云尊者的十声念佛,就是呼吸念佛和数息观,这两个...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他问佛陀:我常...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有时候我们都对它无可奈...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

你内心不动,外面的世界便不会动

邪复成非: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阇崛山中僻...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

心不动摇无所住执,才能成大道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殊菩萨走来一看,这个女...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乱心多,念佛心少;既然...

当你念久了,散乱心自然就没有了

如何净心寡欲?多念圣号。刚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如何达到至心呢?我们...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念的相状,不是说你眼睛...

什么是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

没有定的不净观是没有力的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修行的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了。不但...

果能摄心一处,则无事不办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楞严经》 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安...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仅是尘心未净,就连禅院...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

念佛时如何能够专心

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这种情形都是会有的。开悟的人他悟了之后,也要牧牛啊,...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都是...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名修行,中品中生那是易...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定、心...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把握。我们一个人要往生...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判、不逃避、不压制,看...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靠自己的定力,按照自己...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命终才不被外境所转。我...

心定如须弥山,任何境界都不动心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

持咒打坐定中上升忉利天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功夫很了得,比我大几岁...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问: 现在常见的工作环境是,电脑萤幕同时开了好几个视窗...

一句弥陀念诵听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说,我们这个佛号...

戒定的功德作基础,才能开发智慧

我们有很多观念是世间的观念,不是佛法的观念,所以学佛法就是改变我们的观念...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马祖问:你在做什么?...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经》要求学人一昼夜或...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自在,因为你没办法操...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生西方?佛法法门...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

蝙蝠的性格

人都自大,要天下万众归心,但也有人不肯归心,即使用权力威吓、责备,也没有...

回光返照,做你该做的事

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时第六意识开始修观─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关键在回光...

【推荐】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这一段经文的时候,重...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 我们...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叫做功夫呢?并不是飞天...

静能修身,静能生慧

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离开僧团住茅篷达十二年之...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二、等 住 于内...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发我们的智慧就要想办法...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含经》里讲,马夫训练马...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谓...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

浅议如何集中精神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密宗...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科技时代各种新鲜的事...

用数息观来念佛

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叫出入息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息,注意你的呼吸,出息...

处世间,如虚空

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过戒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一方面是...

训练心的定力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使面对各种动荡的境界时...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师得到社会大众的敬仰,...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佛...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大...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继力 首先...

修定的资粮

修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

修练我们的定力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禅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广州法性寺居住,正赶上...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在要到天上去说法,你们...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大家在平时有得意的时...

念佛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定力

问: 如何念佛才能培养出内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师答:...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法...

心定降魔

魔王波旬总是用尽心思,想找机会扰乱佛陀修行。这天夜晚,...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切的...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

达照法师:得定的过程

初禅得定,需经过粗住、细住、欲界定(明镜暗镜)、未到定...

禅师们的胆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

比丘与毒蛇

佛陀在世时,有一段时间住在竹兰园精舍,比丘们则散居在山...

夜夜好眠

北风飒飒,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树木凋零,大地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