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专注做事少成见

2014/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发我们的智慧就要想办法去掉我们的成见,比如通过让自己忙起来,没有时间关注到成见的问题,比如让自己专注起来,让自己的成见没有机会现形等等办法消除我们的成见,已达到开发我们的智慧的目的。

这样慢慢地日积月累,我们的成见就会一点一点小减少,我们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我们就容易修行上路。最后当我们明白了这些修行的道理之后或者叫开大悟之后,或者叫开智慧之后,我们就能彻底消除自己的成见。这就是佛教中修行的办法,也是我们在寺院里面常常能见到的修行法门。

比如在寺院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叫做,事事如意、处处顺心,这样我们做功夫才不会动念头。尤其是打七的时候,为了不让师父们起心动念,常住更是要万事小心筹办,为了就是让来参加禅七的人感觉事事如意,处处顺心,希望他们安心打七不要动念头。

很有意思的是,对于常常做功夫的人,他们的定力强。他们就不容易起心动念,同样的环境,他们不会动念头。因为有功夫的人成见,的现形机会少,因为他们忙着做功夫没有时间关注到成见的问题。所以他们就不容易起心动念,就会感觉事事顺心,处处如意,一切都正好。

而没有功夫或者说是功夫差的人,因为心比较散乱,成见现形的机会多,功夫做不起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别计较让成见发挥作用,所以对于同样的情景就会相反的结果。所以,即使是在同一个寺院,因为人员的功夫差别不同,对于同样的环境,会有千差万别的意见。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在寺院还是在社会上,很多人总是感觉自己不如意,看这个不惯;看这个不顺眼;看……他们总是感觉事事都不顺心,一天到晚烦恼不断,更别说动念头了。没有一件事情是让自己如意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看得惯的人;没有……

而定力比较强的人,往往是干什么都很顺利,感觉事事顺心,样样如意,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这就是因为成见是否现形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因为他在做功夫或者是专注力比较强,没有时间和机会散乱感觉到差别。所以,就容易感觉事事如意,处处顺心。

而不做功夫或者说是没有功夫的人就相反,很难有一件是能让他们满意。这个差别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为什么常常做功夫的人,比较容易如意呢?这就是常常做功夫或者说是有功夫的人成见很少,他们的成见在做功夫的过程中被消耗逮尽了。

因为做功夫就是要消除我们的成见,要消除我们的二元分别之心。所以,常常做功夫或者说是功夫好的人,成见就少,对于同样的外界环境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感受。他们随着自己的功夫越深入,分别心就越少。对于,同样的环境不是不知道,而是不会在意了。

所以,在祖师的公案里面就有“向无寒暑处去”之说。这个公案是这样的,有人问洞山良价禅师说:“寒暑到来,如何回避?”洞上良价祖师说:“何不向无寒暑处去?”这个人接着说:“如何是无寒暑处。” 洞上良价祖师说:“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星云大师《如何实践佛法》

第一篇 惭愧忏悔 壹前言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

学佛不是为了衡量对方

导语:佛法讲求的是反观自性,如果当成学术来研究或批...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你能够这样做,你就是菩萨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明证法师:念佛时如何止住妄念

问: 念佛时会有妄念杂念是因有业障应如何止妄念或没...

大悲水的加持与服用方法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当发至诚恳切心,...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姻缘

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起码到了生死相许的份上了,...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

还有明天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

追求欲乐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问: 许多世间人无时不刻在追求欲乐,这会带来什么副...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

星云大师《求财富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求您加持我获得人间的财富。 因为在...

合掌与养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礼节,也是一种修养与和平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