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惟觉法师  2016/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定、心不知足。物质的享受是一种刺激,使人暂时得到满足;刺激过了,身心疲惫,又想追求新的刺激,心始终不定、始终是空虚的。

静虑正观 定慧等持

现在世界上乱象丛生,想要世界安定,必须从每个人的心开始。心不净,世界就不净;心不定,社会就不会安定。所以,“定”与“慧”是很重要的。一般人说“处变不惊”,这就是定;“庄敬自强”,这就是慧。

西汉刘安《淮南子》云:“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凡事退一步看,就是海阔天空。“澹泊”,则身宁心静,这就是定;心能够静、能够定,就能“明心”、就能“致远”。儒家说“定、静、安、虑、得”,佛法也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心定了,就能产生高度的智慧。

佛法所说的智慧,与一般的知识不同。人一生当中所学习的科学、文学、医学……,都是一种知识;能知道这些知识与经验的这念心,是平静、安详、无我的,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禅心。

“禅”,就是定与慧的总持。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无论是学校、家庭,或是在社会上,都需要定慧。将定慧运用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乃至於行住坐卧、吃饭做事,皆能适得其中,处处都是禅。

水清见月 日用现成

悟到“禅”,事理就能圆融、自在,如禅宗祖师所说:“挑柴运水,无非神通妙用。”无论挑柴运水、迎宾送客,无不是道。日常生活当中,做了种种计画、种种安排,这是有为法;做了以后,把能思、能想的心放下,思而无思、念而无念,归於无为法,这就是禅。外面的境界虽然千变万化,这念心始终一如,了了常知,这就是中道、就是实相。中道,就是指这念心达到禅的境界,虽然不可说,但一说出来就恰到好处;虽然不可思,却是无思而得,信手拈来无不是道,这就是禅的妙用。

假使悟到这些道理,人生就很自在;相反地,心量打不开,看什么都不顺眼,走到哪里都是烦恼。纵使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心安不下来,每天斤斤计较、疑神疑鬼,到最后精神恍惚、失眠,久而久之变成精神问题,这时,即使再富有,人生也毫无意义。

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心要能作主。古人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心能够安定下来,即使住在茅蓬里,也胜过七宝宫殿;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却津津有味。陶渊明也有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就是禅。“山气”,代表我们的心境;“飞鸟”,是指这念心的自在。 “此中有真意”,“真意”就是佛法所说的真心。“欲辩已忘言”,说出来就不是了,但也不妨碍言说。

我们这个心平常都是相对的,患得患失,心猿意马,始终没有停过。一天下来,感觉身心都很疲倦,这个时候把眼睛闭上个几分钟,养养神,一睁眼,马上精神百倍,这就是充电。所以,要经常保持心的宁静、经常检讨反省,有了烦恼马上化掉,如儒家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使这念心像镜子一样光明,不染一点尘垢;像一潭止水一样,文风不动;心量如虚空般广大,冤亲平等。

禅修的目的,就是转识成智、转染成净,把相对的心变成绝对的心,把染污的心变成清净的心,从烦恼的心变成菩提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烦恼化掉了,心就安定下来,智慧自然就显现出来,身体也会健康。照着这个道理去用功,就是道、就是禅。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佛法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富大贵。这么一想,心马上就落实下来,人生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用平常心换取幸福人生

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所以在他任朗州刺...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

宣化上人:水清月现

禅就是静虑,当维那敲木鱼三下,我们开始静坐,就应该...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

人生的自在,就在于去留自便

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

十六个方法缓解你的压力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

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莲位图文详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

10种易患癌症的人群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是,经美国科学家...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

1、不学佛的过失 如果我们没有学佛,来世间只是追求权...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

忏悔清净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

绿茶的八大美容功效

你喜不喜欢喝茶?自古,品茶就是一件十分优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