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明海法师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正知、正念”。

第一是要知道“人身难得”,就是我们得到这个人身非常不容易,佛经上讲,六道轮回里,得人生者如爪上土,失人生者如大地土。

第二是要知道“佛法难闻”,我们能遇到珍贵的佛法,这珍贵的佛法能帮助我们从人生的贫乏里走出来,从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中走出来,非常珍贵,太不容易了。

第三是要知道“善知识难遇”,我们学习佛法要修行,要有老师,要有同修伴侣,要有人护法,这些因缘非常难得。

第四是要知道“时光迅速,人命无常”,时间过得很快,人的生死在呼吸间,要知道生命的珍贵。

这一些正知、正念,我觉得你不管修什么法,都不应该忘记,念念不忘,这样保持正知正念,我们就容易与道相应。

身体是我们生命中的怪客

换一个角度来观察,身体是我们总要安排的一个东西。比如说,你家里来了一个很麻烦的客人,一进门他要水喝得赶紧给他倒水,要吃饭得赶紧给他做饭,想坐下来得赶紧给他找椅子……总而言之,身体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怪客,你老要安排他。

在佛教里,这叫做苦。也就是说,他对我们形成逼迫,这个逼迫就是苦。什么时候等把客人送出门了,客走主安,主人就放松了。

修行,一定要向自己开刀

不管是禅修,还是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向自己开刀,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观念要打破。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观念和前提是接受“我”再说别的,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说:“反正我就是这个脾气,就是这个毛病”,意思是说,我这个毛病,这个脾气是不能变的。这是世间法的观念,在禅修里不可以有,禅修就是要改变你的脾气,改变你的毛病。就是要把你这个人来—个颠覆,来一个革命!禅修是这样,佛法的修行也是这样。

打开心灵的结

如果讨厌的人,在你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能用感恩的心,向你心中的这个影像去发感恩的念头;你非常贪着的一个东西,在你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能看到它的无常、它的苦、它的可厌相,你的心结就能慢慢打开。

因为我执是抽象的,在不同的人心里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些心结的不同,就是这些分别心,就是这些让你心动,让你在意的事情。当这个心结出现的时候,其实正是我们解决这个心结的时候。修行,其实就是一次次打开心结的过程。

培养精进的力量

在修行的路上,我们要学会自我激励,要有探法源底的意愿。相信佛能做到的,古人能做到的,祖师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到。这种意愿它会推动我们,使我们有精进的力量。而精进的力量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心念不空过,心念如果能不空过,我们的生命就不会荒废。

没有一个实存的我

实际上没有实存的一个我,实存的一个我的命运,实存的—个我遇到—件什么事。整个我们的生活都是由分别心——不同层面的分别心,以及互相之间的复杂的关联,内外的感召,时间空间上的缘起所组成。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的修行,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是要透过禅修,透过对自己内心的透视,真正的看到缘起。

无所求恰恰是一个无限的求

如果你的心是无所求、无所住的话,它的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议、无量无边的,就像无边无际的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没有相状,所以经文里用虚空来描述这个无所求心的功德。

无所求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恰恰它是一个无限的有,无限的有就是—个空。无边际,无相状,无来去,就是如如之心,如如之心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在这里所有的对立都超越了。

我觉得一个学佛的人用这种心态去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多奇妙的体验。首先你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待人接物要有公心,首先不要想自己的私利,我能得到什么,我能占什么便宜,这个都是愚痴的心在动——痴心妄动。而先想别人、想集体、想大家,这个心就是公心,公心就大,古人说:“公生明”,有公心你自然就明。

第二要有奉献的心,有奉献的心就不会计较收获,不会计较结果。将奉献当成自己的本性,当成自己的习惯,这其实就是克服我执的一个状态。我执在这种心态下会慢慢被克服。

第三要能够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意图出发点放下、舍弃,接受别人的意图,那样你的心也会大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之人所作所为,必须高出平人之上

若欲化人,必须自己实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实行,尚不...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

星云大师《祸兮福兮》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

断除世俗心

无论我们行善还是造恶都是自己的一颗心,先有内在善或...

你的学佛动机是什么

伟大的佛陀将殊胜的妙法传留在人间,让轮回中的芸芸众...

信佛者如何修持佛法

问: 信佛者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答: 首先,要有...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如何把握我们的命运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

睡觉时禁带6种东西

睡觉时,禁带6种东西,最后一点最严重,可能致命: 人...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普贤菩萨是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省峨眉...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

职务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自古以来,即使十岁小...

海涛法师《爱的力量》

首先感谢逢甲大学的邀请,不过我看这里面好象都不是逢...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成功的两步

有一位禅师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愿。 寺庙,距离...

家庭为何不和睦

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

人死后会投生到哪里

人死以后,他的心识还在轮回。就像电脑的软件程序一样...

说话前先用三个筛子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

颠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转眼两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经典中所悬记的末...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物品是否会犯戒

问: 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学佛人的积极

世间有些人认为,学佛人很消极。在他们看来,因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