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学佛人的积极

洛桑陀美  2012/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间有些人认为,学佛人很消极。在他们看来,因为很多人学佛后便不参加社会活动,把是否参加社会活动作为一种衡量积极与消极的标准,因为很多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生命、延续生命。虽然是为了维持生命要工作,但人生的意义如果仅限于此,那就太可悲了。

对于佛教徒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为了追求精神的丰富,维持身体的目的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如果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很悲哀的!维持生命应该为了实现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划分积极与消极的标准应该是:能否为了追求而奋斗,并且始终相信自己,面对逆境时意志不消沉并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佛教中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首先都是一种信仰的追求,小乘佛法追求的是自我解脱,以“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作为规范自己身心的标准。

大乘佛法要在小乘佛法自我人格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入世,把一切众生看做自己的父母,尽一切努力帮助所有的众生。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奉献自己的一切。大乘佛法的精神是,修行不仅是自我解脱而是要让一切众生解脱,当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相冲突时,要舍弃自我、成全他人。因此,学佛人要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尽该尽的义务,在家居士对家庭、对社会要做贡献,对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同事及身边的人都要奉献爱心。

其次,佛法中没有“命由天定”的说法,佛法中讲,一切的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不论是幸运还是不幸,现在的生活是以前行为的结果,将来的生活是现在行为的结果,但一切又是可以改变,不是永恒不变的,靠自我的努力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变的。

因为佛法中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结果,因此在逆境面前,也不会低迷和消沉,遇到困难不会畏惧,哪怕是多次的失败也不会垂头丧气,因缘不成熟时不强求,在追求时运用智慧,保持身心愉悦,这难道不是最大的积极吗?

另外,学佛人的积极还表现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每时每刻的生活当中,无常是佛法的一个重要理论,认识了无常的真谛,就不会虚度光阴,不会留恋过去,不会幻想未来,会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现在所进行的利众事业上。

当然,生活中有少数人并没有完全理解佛法的道理,而表现出逃避、遁世的状态,这是个人的问题,与佛法无关,这不是佛法所倡导的,是与佛法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就像穿僧衣的不一定都是僧人,带念珠的也不一定都在念佛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赵文卓:学佛法,身心安稳

在四川录制《风云Ⅱ》中的男主角、著名影视名星:赵文...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

行医与学佛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你能否刻画出自己父母的形象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位画家为表孝思,既然父母没有留下...

把苦逆作为往生净土的垫脚石

命运多舛的念佛人,更要在念佛上多下些功夫。我们的拂...

天天求药师佛,为何身体还是没有起效

问: 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有人劝我去拜药师佛,说这...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一席话成就李嘉诚

李嘉诚当年创建长江塑胶厂,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

如何在生活中善巧的无畏布施

无畏施是遇到众生需要保护救助的时候,我们做他们的保...

把虚假面具拿掉,将傲慢自负击碎

当别人给予我们赞美的时候,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还...

八种夏天减肥素食

选择正确的减肥食物是取得较好瘦身效果的关键。夏天来...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