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是学会生活

2013/09/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马祖云说: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就是禅的修行。所以,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从而不断的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得。而事实上,学佛是减法,得先认认真真的对着自己,把自己心中许多让自己苦的东西,拿开它。

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乐何必寻?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证自明。所以六祖大师说: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禅的解脱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内的;不是离开生活的,而是让我们去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不是让我们抛弃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而是让我们于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当中,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叹、不计较;不是让我们没有感情,而是让我们的情,变成大情,这情能融纳到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大慈悲。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修行、学佛、行善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让人生举步维艰。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却忘了学会退步;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所以,虽然是修行、学佛、行善,我们依然是迷惑、痛苦的。 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乐之本。既然我们的心,可以让我们痛苦,让我们迷惑。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解脱、自在。所以,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样凌乱不堪,但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样,无喜无忧,无憎无爱,随处安乐。心,让我们唯利是图,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关爱。

心,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心,让我们患得患失,也可以让我们不计得失。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以让我们于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不舍。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以遍洒阳光;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以净如明镜。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以开满山花。

所以,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将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

简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自己多年来一直关注和参与环保的活动,参加过捡垃圾、...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

学佛后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问: 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

学佛之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

为了健康,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人没有病的时候,体会不到健康的重要。一旦身体有...

是我们的心对它下了定义

执着,来自我的心。比如好看和不好看,是由我的心决定...

磨,世上最好的修行;熬,人生最浓的滋味

事上磨练,修行至要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

杀掉嗔恨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

眼盲心不盲

记得当年台东的佛教莲社是由一间木造仓库改造而成,处...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

牛年说牛---佛教里的「牛」

农历辛丑牛年即将来临,牛与佛教有着殊胜的因缘,如著...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的佛商之道

很难知道他怎样与佛结缘,始于何时何因。但早在1991年...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

请开心地生活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

证严法师《无声的说法》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