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圣严法师  2018/09/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

俗人生活的第一要务,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

夫妇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之间,一定要坚守贞操,要敬爱对方,要体贴对方,夫妇间的感情融洽了,纵然是菜根布衣的生活,仍是一个可爱的家庭。

家庭和乐,主要是建立在夫妇之间的感情上;家庭的幸福,主要是赖于经济收支的平衡。

居士应当从事各种正当的职业,来谋求生活的所需,除了屠业(包括渔业及荤菜馆等)、盗业(包括赌业及走私等)、淫业(包括酒家、舞场、妓院等),其他的或农、或工、或经商、或公教,都是可以选择的。

有了收入,必须量入为出,在《善生经》中,佛为居士的收入,分作五份来处理:一份为做功德(包括赡养父母慈善布施);一份为饮食(家计的生活);一份为田业(营业的资本);一份为贮藏(家中的储蓄);一份为给予耕作商人而生利息(放款的利润)。以这样的经济计划,来计划家庭的经济,实在是最安全也是最科学的分配。

但是,经济的作用是在促成生活的幸福,是在达成道德的目的。所以,佛陀责斥收入超过支出的守财奴,把他们喻为饿死狗;更责斥支出超出收入的人,把他们喻为没有种子的优昙钵果。

先把家庭经济的基础巩固了以后,除了家庭正常生活的所需,如果仍有余力的话,就该用于家庭以外的福德──供养三宝及公益慈善等的事业中去了。

所以《杂阿含经》中也说,居士的财产,应该分作三种用途:一是供养父母;二是养育妻子儿女乃至周济亲属、朋友、仆从等;三是供养沙门、婆罗门(三宝即在其中)。

一个居士,应该时常亲近三宝,但如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了对于父母子女及夫妇的责任,专来亲近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已经尽了对于家庭的责任。

一个居士,应该无条件地供养三宝,但如克扣了父母的所需,减少了子女的营养,节省了丈夫或妻子的生活费,降低了仆人的工资等等,拿来供养三宝,那也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得到了对方的心许,或者是出自各人的自动。

因为,一个居士,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了家庭的和乐,应该由于信了佛的缘故,而使家庭更加和乐起来。

否则的话,你的家人,因为不满你的不顾家庭而只顾三宝,他们不但对你起反感,也连带着对佛教起反感。这样一来,你本为了恭敬三宝,却使你的亲人变成了三宝的反对者,这是非常不幸的事。

我在前面说过,居士是理想的菩萨道实行者,菩萨是以救度众生为要务。如今,你把自己的亲人,拒之于三宝的千里以外,还谈什么救度众生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海涛法师《关于学佛与修行的问答》

1.修行的心态要注意什么? 答:修行不是找麻烦,而是...

母亲最应给孩子的六种东西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佛教徒的择偶观 家庭就是道场

在网上看到有女居士发帖征婚,要建立一个佛化家庭,除...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如何佛化家庭

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

圣严法师《有什么烦恼放不下》

曾经有两位泰国比丘来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读书,才刚...

圣严法师:面对不想活的人要如何劝说

问: 近日常有自杀的消息,有些人是因日子不好过,生...

忙到没有办法休息

由于工作忙碌,现代人常会因过度劳累身体而生病,像我...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

静水流深,深水无声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华尔特雷利曾经写...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佛陀的大孝

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

顺境与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因为有求必应,四乡...

《净土圣贤录》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净土圣贤录》初编者际清居士彭二林评论道:...

对待孩子的八个策略

朋友带着一岁多的女儿来玩,小家伙有个癖好:摔东西,...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问: 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