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2016/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想下手——即“你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什么叫“自以为圣”——什么事情都是别人的错,我是对的,是无责任的。

什么叫“以人为镜”——就是把你嗔恨的对象当作你修行的镜子,反思下,被嗔恨对象的错你有没有。

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技巧——把别人的错误普遍化,再反观自己有没有这个普遍化的错误。

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1、菜市场。大家去菜市场买菜,应该多数人经历过小贩缺斤短两的待遇,我经常见到很大年龄的人在和小贩为了几角钱吵架。小贩对你缺斤短两时,你的第一反应:愤怒或嗔心心里骂人,你的第二反应:忍忍吧,我是学佛的。这样的忍,你能忍多久呢,多数人不跟小贩生气,也会拿老婆孩子或着什么其他出气吧。

我的建议是你在第一反应嗔心生起之后,插入这样的一个思维,程序如下

小贩对你缺斤短两时,你的第一反应:愤怒或嗔心。————观照觉知:我在生气。

你的第二反应:是判断,把错误普遍化——缺斤短两这样行为是变相盗窃。——正念:因果判断

你的第三反应:反观自己——我有没有过盗窃或变相盗窃呢?———忏悔:我之过错

你用的window是微软授权购买的吗,你用的word是买的正版吗,你下载的电影和歌曲是作者同意的吗你付费了吗,你在单位用的电话和纸笔电脑打印机都是干公事吗?甚至你穿的衣服也许是盗用哪个品牌的设计呢?你呼吸着地球的空气喝着地球的水,你感谢过地球妈妈没,你为地球的环保做过贡献没?想到这里我们其实和小贩一样都有盗罪,那么嗔恨之火立消,这就是打掉自己的“自以为圣”的圣人心理,以你嗔恨的对象为你自己修行的镜子。

你的第四反应:修行消除盗窃的业障,也为小贩回向,这就是同体大悲。———生起慈悲心

2、夫妻吵架:比如老公埋怨妻子吃素

你的第一反应:嗔心,这个人业障深重,很讨厌 ———观照觉知

你的第二反应:是判断,把错误普遍化——老公坚持吃肉是因为慈悲心没生起和愚痴——正念,你的第三反应:反观自己——我有完全的慈悲心和不愚痴吗?——忏悔

既然我有完全慈悲不愚痴,那么老公责备我不吃肉,我为什么还生气呢?还在心里责备呢?当别人对我不公正时我真能做到不嗔恨而同体大悲吗?我真的完全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吗,其实还只是一知半解呢?这就是打掉自己的“自以为圣”的圣人心理,以你嗔恨的对象为你自己修行的镜子。

你的第四反应:修行使自己更具慈悲心和智慧,也为老公回向,这就是同体大悲。———慈悲

3、如果你只求福报,一个历史故事,说明如何以化解嗔恨心来

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报的大臣是唐朝的郭子仪,辅助四代国君的元老,屹立不倒,不能不说他已得处事谋福三昧。当时是战乱纷飞,郭子仪的对手就把郭子仪的祖坟给挖了,郭子仪听后大哭,但是他并没有报复他的对手,也没有生嗔恨之心,他说了这么一番话:天下因为战乱死亡之人太多了啊,因为仇恨家里祖坟被刨的也不计其数吧,我也是领军打仗的将军,我的手下有多少士兵刨挖了别人家的祖坟呢?现在轮到我了,也算我郭子仪不孝父母罪孽深重啊。

我们看郭子仪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对手的错误普遍化:刨祖坟是因为乱世中的仇恨。第二反应反观自己:我郭子仪的军队就没有刨过人家的祖坟吗?第三反应:是我郭子仪之罪,不再报复,不再嗔恨。

所以我们看郭子仪的大福报不是白来的,是自己修来的,面对祖坟被挖都能不起嗔心,真是已得处事谋福三昧。

4、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化解嗔恨心的技巧集合了日常四种主要修炼。

(1)观照的修炼

(2)正念的修炼

(3)忏悔的修炼

(4)慈悲的修炼

5、如果有的人观照的功夫差,不能在嗔恨心生起的当下就意识到它化解它,怎么办?

事后慢慢按照程序思维化解转化,保证你今后第二次想起这个气人的事情不再生气,别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重演那个生气事件,一遍又一遍集聚着可怕的毁灭能量。事后请静静按程序反思,回忆起来没有生气就是有效果了。

6、如果凡事忍让,是不是就做一个受气包?

要“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用冷静不带怒气的眼光观察人,用冷静不带怒气的耳朵听人说,用冷静不带怒气的的心情处理事,用冷静不带怒气的头脑思考问题。才能保证你不作错事情不做后悔事情。

7、其实,说白了怒气和嗔恨本质是什么?就是你的自我。佛家讲要无我,如何无我,化解嗔恨就是无我。

所以,请大家记住“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上可以修佛修道修心,下可以为自己为人处事谋取福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处理情绪的方法

人们的情绪就像大海波浪般一个接另外一个情绪,这时候...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

慧律法师《修行人的通病》

诸位法师、诸位新戒子:   大家阿弥陀佛!这一次三...

略论「一心不乱」

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千经万论皆赞净土,独...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

空留遗憾又何用

光阴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匆匆...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

解除烦恼的十条格言

1.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问: 有些人在陷入绝望时,就选择自杀来逃避,这样做...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对为人父母者的开示》

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

经常食肉者智商会下降

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

我与妙智老和尚的奇妙佛缘

释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于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送终的方式和禁忌

每个人都有死亡一天,怎么去处理死亡是个大问题。奉行...

少许奉养父母就能得到大福报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久远世以前,古印度波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