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活,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发展自己的抱负,追求自己的理想,或是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期盼能对自己、对家人有所交代。

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就有这样的期待,也养成这样的习惯。结果,自我的期许、希望拥有的生活,未必能够尽如人意;想要做到的事、想要达成的目标,不一定能做得到,反而走上自己料想不到的人生旅程。

这是因为生命之中,有太多无法预料的变量。原因之一是来自于主观的自我,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状态;其次是客观的条件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环境,便会有不同的遭遇,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因缘。但是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一切都是主观的,并不另有客观的条件,这是从过去世,乃至过去无量世来看,现实生命中的种种,都是来自过去生中所造的善业和恶业,所培植出来的。

其实,因缘际会,时候到了,要做什么就会做什么,不必太强求。如果因缘不能配合,表示时机尚未成熟,应该继续努力,不必因此而失望。

以我自己为例,我并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而是以利人而利己为目标。我只是把我自己的心力、时间、智慧奉献给他人,自己学习的目的、成长的目的,都是为了奉献给大家。

一个真正能够做到‘利人就是利己’的人,必定是个快乐的人。因为随时随地都在利益、帮助别人,都在为他人着想,别人跟你在一起不会吃亏,所以你的同事、朋友、家人都会喜欢你,都会愿意和你在一起。

由于你处处都在帮助别人、利益别人,别人也会乐于帮助你,提供你很多机会。如此一来,不论是在家中或工作场合中,你都会受到欢迎,不论升迁是否如意,钱是否赚得多,都会是个快乐的人。

但是在奉献、利他的过程中,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赞美你、肯定你,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价值也不是寄托在他人所给予的赞美或批评上,只要尽心尽力做就好;至于其它人如何的批评、如何的期许,就不必太在意。

虽然不用太在意,但是在面对期许时要心存感谢,面对批评时要心存感恩。因为对方之所以会批评我,是因为看得起我、关心我;因为他需要我,才会对我有期许。

事实上,一个人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你满意,即使已经尽心尽力在做了,还是会有让别人不满意的地方。如果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表示你这个人必定有问题。因为如果做了坏事,好人会骂你,做好事,坏人会骂你。

至于自己是否有他们所想的那么坏或那么好,只有自己知道。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良心、对自己的努力奉献负责;别人对你的批评、要求,那都是其次的。

如果太在乎别人的赞美,会变得骄傲、得意;太在意别人的批评,会觉得懊恼、无奈,对你或是对事情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最好的方法应该是:随时保持心的平静,把事做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染布的譬喻

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

做了恐怖的梦,就是不吉祥吗

【普眼现见主山神,得令一切众生,乃至梦中,增长善根...

海涛法师《在生活里修行》

一 1.学佛,就是要开发自己的真心,摘下自己的面具,...

以貌取人

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

在家居士的两种误区

佛教徒分为出家人和在家人两种,出家人是以修学佛法为...

从小我到无我

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

圣严法师:业力与潜意识

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

作茧自缚的人生

【原文】 蚕之作茧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尽吐腹中所...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

一次施舍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

黄念祖老居士往生记实

黄念祖老先生早在1953年40岁时,就已开悟。在1959年继...

大悲经

大悲经卷第一 梵天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各种果蔬的营养功效

椰子 营养功效: 椰子汁液多,营养丰富,可解渴去暑、...

随喜的重要意义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