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大安法师  201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其中一句“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请问法师,这是印祖的方便说,还是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印祖的很多开示都是很精妙的,是经验之谈,我们宜依教奉行。佛经不可等同于世间的学问,不能只靠我们的逻辑思维即所谓的心意识去研究。因为佛经是从实相般若所引发的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引发吾人的观照般若,令行人契证实相般若,这些都要用至诚恳切心方可造入。以空印空,似水投水,感应道交,妙德难思。如果用生灭心去揣度佛经文句就会越推越远,可谓白云万里。“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这句话中的“果能志诚之极”,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又确实是我们要趋向的一个目标。学佛就是要至诚恭敬。到达至诚之极的境界,那么对佛法的教理就会自然明了,如屋里人道屋里话,十分亲切。

如何契入至诚境界呢?这就需要从截断分别意识开始。我们平时抄经、读经、受持,这些都是契入到至诚境界的一些方法。就像智者大师行法华三昧,读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心缘药王菩萨舍身之苦行,至“是真精进”句,俨然入定,见共慧思禅师同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慧思禅师说“非尔弗感,非我莫况”,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世间种种学问都无法与其相比。所以我们无论是打坐、拜佛、读经、抄经、念佛等等,都是趋向至诚之极。至诚之极可契入法华三昧、契入念佛三昧;安立念佛三昧,一切智慧便都法尔现前,教理自然会透徹了解。因为教理无非就是吾人内心的智慧,慧由心出,不由他悟。我们按印祖的话去做,至诚颛蒙念佛,暗合道妙,潜通佛智,终必大明乎教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缘分是天注定的吗

缘分由什么决定? 1、网友:缘分是天注定吗? 学诚法师...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问: 我每天都念佛回向给我妻子,祈请佛力加持工作顺利...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问: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答: 负债的人是...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问: 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 达照法师答: 出...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问: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索达吉堪布答: 从莲花生大...

达真堪布:修行能改变亲人的命运吗

人都一样,希望家庭美满,期望孩子有好的前途,可是只...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等到临死的时候,你一生所造的恶业,都到了秋后算账的...

「大势至菩萨」名号的含义

大势至这个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蔗汁灌蔗

天下父母心天下做父母的人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儿女。可...

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不要种恶因,为什么呢?...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各个月最该吃的12种水果

一月:柿子、猕猴桃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柿子...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

简单生活中的幸福

凡是读过弘一大师传记的人,都不会忘记他是以怎样珍惜...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