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大安法师  2014/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西方确指》

好,请看下面。第三十九段:守此四法,结局通达。这是陈永寿来问菩萨自己的结局。结局就是:我一生的命运怎么样啊?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呀?就是问这个事情。菩萨给他示了一个偈。这个偈颂对我们——无论日常生活,还是我们的修行道业,都是很好的开示。“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我们每个人都想保养身体,延年益寿,身体健康。历来都有养生之学,实际上说了很多养生的方法,最核心的:节欲、戒瞋两种。“欲”,五欲,要少欲,尤其是男女的欲望,不能纵欲。纵欲,你消耗了很多的精、气、神,你身体是很空虚的,所以身体容易生病。放纵自己的欲望,常常使你命中的寿命都不能保证——中途夭折。再就是瞋恨的心不能有,要制怒。你能够知道少欲知足,知足常乐,瞋恨心不起,你的身体——身心就会安乐,就能延年益寿。这就是保身法。

第二是“收敛安静,是作家法”。“作”就是造作,做某件事业,“家”是到家、成功的意思。就是你做世间的事业——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心性要收敛,要安静,才能成办事业。这也是很好的开示,大家不要以为一天到晚奔波就能办成事,实际上一定要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就能汲取我们心性的能量,开发我们的智慧,然后你做什么事情就非常到位,非常有力量,就能成办这件事情。所以你看港台包括日本那些企业家,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基本上每年再忙都得抽一个月到寺院去进修一段时间,或者坐禅,或者念佛。你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忙,没有一刻回到内心安静下来,它最终就好像你的拳头打到外面都是散的。你要有力量,往往要收回来再打出去一样。磨刀不误砍柴功。所以要做一定程度上收摄心性、安定心性的工作,你才能把事情做成功。这是“收敛安静,是作家法”。

“随力婚嫁,是省事法”。世间有很多事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处在一个大家攀缘的情况,这个婚嫁相互攀比,非要讲排场不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到处借债,搞得很忙——一头雾水:这些都是烦恼重重。所以随着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力量办多少事。人家有钱的人要在五星级宾馆请酒,你是一个工薪阶层、小康之家,不一定非得要像那些豪富不可——在那个最顶级的宾馆请酒。你非得要打肿脸充胖子不可,那就借了很多债,又何苦来着呢?!随着自己的经济条件,随分随力来娶亲,来嫁女,这是省事之法。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一定要省事,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处理,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尤其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那种攀缘、那种排场都把它放下。无非那个排场还是个我执——一个虚荣心嘛。实际上我们用节俭的方式来做事,对自己节省福报以及节约自然资源都有极大的好处。用随力婚嫁,来代表我们对一切事情都要用这种态度去做。随分随力,越省越好——省事法。

最后是“行善念佛,是出世法”。我们处在世间,要把世间法做好。世间法:保养自己的身体,事业上得到成功,做事比较节省。最后出世间法就是行善,念佛。行善体现在净业三福,首先从孝道开始——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行好这个善,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让我们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出离三界的轮回。

如果能够坚守这四种法,你的结局、命运就会通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

我们做好老去的准备了吗

六道(也叫六趣、六凡)里面,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其...

读花识人生

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

世间规之忠言

年轻人教育老年人不合情理,但老一辈教诲下一辈却应当...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为人自招.

王志仁,是明代时候的人。他很敦厚,也乐善好施,愿意...

想过好日子,千万别邪淫

邪淫的常见果报很多人都明白,此文揭示邪淫的隐形果报...

【推荐】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

宣化上人:受苦是了苦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海涛法师《六方礼经简译》

1、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 一者、当念治生...

如何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释迦古佛示现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达照法师:生命的内在景象

平常人讲:你这人要自觉一点、思想要有觉悟。这里所指...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