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我们做好老去的准备了吗

洛桑陀美  2016/07/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做好老去的准备了吗

六道(也叫六趣、六凡)里面,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其中,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被称为三善道,而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则属于三恶道。六道轮回,就是这六个道途中的生命在六道中无量无数次的不断轮转、延续。

六道皆苦,只是三善道的痛苦比三恶道的痛苦,相对来讲稍轻一些。

人道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炽盛苦,总共就是八苦。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人道的老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所讲的思维老苦分五个方面:

1、盛色衰退;

2、气力衰退;

3、诸根衰退;

4、受用境界衰退;

5、寿量衰退。

老苦就是由这五种衰退所导致的痛苦。

1、盛色衰退

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会越来越衰老,人老色衰,弯腰驼背,头发花白,额头就像用老树做的砧板(就是切菜的板子),布满了皱纹,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2、气力衰退

人年老之后因气力衰退,全身没力气,容易疲劳,什么都不想做。又因腰酸骨痛,总想坐着;可是坐下时就像拎着的袋子突然断了袋绳,“扑嗵”落下,甚至有的老人会由此而将骨盆摔裂造成骨折,非常痛苦。等站起时膝盖酸疼、无力,两手使劲撑着,如人在拔树;即使勉强站起来,却又站不稳,来回晃动;每次坐下或者站起来的时候,非得扶着椅子才可以进行。

因为老了,思维迟缓,沉默木讷,语言迟钝,口齿不清;还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总想扶着旁边的墙或是靠别人搀着,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

3、诸根衰退

到老年之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开始减退,感观都衰退了,记忆力、眼识耳识等等都衰退得厉害;眼睛花了,看不清东西;常丢三落四,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不断重复说过多次的话,自己还没有感觉;更有痴呆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常 年陪护。

4、受用境界衰退

人老后,各个器官功能开始衰退,比如,肠胃功能紊乱,吃东西不易消化,长期腹泄或便秘;耳朵聋了,听不清别人的说话;嗅觉不灵敏,闻不出香臭;牙齿松动、脱落,无法嚼食;味觉下降,吃过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比如说吃非常甜的糖块,吃不出这是酸的还是甜的,这种感觉就是痛苦。

5、寿量衰退

人在年老的时候,会非常孤独、惶恐,心情郁闷,非常痛苦,每天都在等待死亡的到来;各方面都会走下坡路,免疫力下降,而且会四大不调,也就是身上的土水火风不是那么协调了,所以有时候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肝脏和心脏都容易出问题,加速了死亡。

谁都有老的时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我都要带你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在敬老院看到这些老人们以后,我们就会知道原来人在老的时候会这么苦,受到各种痛苦的折磨,甚至于每天都盼望死去,可是想死却又死不了。有些老人无儿无女,没有人照顾,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这些老人内心里非常郁闷、非常痛苦,每天都盼望能够用死亡来结束这种痛苦。在敬老院的时候,有些老人就是这么和我交流的,他们每天每时每刻都想着死。大多数的老人,满身是病,谁来治这个病呢?好在现在的政府好,成立了敬老院,就是有了死的地方,过去的旧社会哪有?所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第一个目的就是可以了解到老人的感受、体会他们的痛苦,从真实的老年生活中体会年老之苦。

第二个目的,就是通过给老人们洗脚、洗脸、理发,关爱他们、给他们温暖,做到能够把一切众生都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无量劫以来,在无数次的轮回转世当中,我们都有过无量无数个父母,每一个人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亲、母亲,往昔的我也当过你们的父母亲,所以说我们对一切众生都应该如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想一想我们今生的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多大呀!往昔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我们的啊。我们知道这些不认识的众生也曾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去看望他们、孝敬他们,给他们照顾和关爱,让他们心里感到有一个温暖,有一个安慰,我们感恩他们为我们提供积福的机会,以此提升我们的慈悲心,将来能够达到高境界的慈悲心。

我们现在在中青年时期,还没有到老的岁数,所以暂时不能体会年老的痛苦。可将来谁都有老的时候,那个时候又能怎么办呢?所以说在中青年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时间精进修法,让功德增长得更快一些、消业得更快一些,让老年的时候好过一些,不然到老了再去修法就很不容易了。这就是人年老的时候所感受到的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不放弃自己》

问:导演李安近年非常风光,但他在成功之前,有六年时...

【推荐】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一直喜欢低调的人,不知道这是缘于天生的性格,还是因...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从病痛中滤出感悟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魔缠身时,我们不...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十修歌

十修歌 一修人我不计较 二修彼此不比较 三修处事有礼...

聪明的人会用今生的福报,去培养生生世世的福报

一、精神财富的匮乏 快乐在心 在座各位,看起来都是成...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现代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

要得大涅槃,反而不能急

麻谷宝彻随侍马祖道一,问说:如何是大涅槃?马祖答:...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 我曾给我的《药师经》...

佛说鹿母经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水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