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昌义法师  2013/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有一个好像是怀孕的妇女来到了佛说法的地方,她手指着佛就骂:“我找你好久了,到这时你还在此胡说八道,你我私通有了孩子,你现在家庭不管,跑到这里来欺骗人,你现在说一说如何安排我?”

这个女人这么一说,正在听法的佛弟子和听众中有很多人疑惑,因为是凡夫这也难免。如来是大觉者,当然圣人是明白的。当时目犍连尊者(佛的上座弟子、神通第一),因为他知道其中的奥妙,妇女的肚子上扣了一个脸盆,用带子系着,装扮成怀孕的妇女来谤佛。

结果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变成耗子钻到这个妇女的裙子里,将带子咬断,当时脸盆就掉下来了,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此妇女不怀好意来谤佛,很多未开悟的凡夫弟子当时就开始骂:你这个造孽的种子,我们世尊舍去了一切五欲六尘,是圆满的大觉者,你怎么今天造这样的大罪业,不怕堕地狱吗?正说时,大地就裂开了,这个女人就掉下去了。

当时有个国王阿闍世王问佛:世尊,您是大圆满的觉悟者,没有一点的业障,从前至后无所不知,我先问您一件事情,这个女人就说这么几句话,就掉到地底下去了,现在是在什么地方?

佛说:你不知道,他的罪业第一个是意业,另外是口业,先有坏的意念催动了她的嘴来谤佛,她现在堕到了阿鼻大泥犁中。(大泥犁是阿鼻地狱的另一个名称。)

阿闍世王又问:世尊,您是大圆满的觉悟者,是人天导师,您是没有一点罪过的,您为何今天还要遭谤?世尊说:从前,有两个出家比丘在一起修行,一个修的比较好,已证了果位,叫常胜法师;另一个修的稍差一些,贪住名利,叫常观法师。

因为世间的善男信女总有分别的眼光,总是恭敬修行好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这样,自然这个常胜法师他受的供养比较大,比较多,一是自己的福报,也是世间俗人的眼光。当时有位长者,家里非常有钱,家里的夫人是德貌具足,道德第一,相貌第一。

当时对常胜法师的供养是应有尽有,对常观法师不是不供养,也供养,只是有时慢待一些。但经常这样下去,这位常观法师就起来一些不清净的念头,长期有这个念头,这嘴上就出现错误了。

后来他就毁谤常胜法师与长者的夫人有不清净的行为。就此因缘他就堕落到地狱里多少世,国王,你要知道,当时的常观法师就是当时的我。因为那时我的修行不如常胜法师,当时以凡夫的心生出错误的一念,虽这一世我修行成佛了,可余业未尽而遭受此果报。

大家一听因缘果报真正是如影随形,丝毫不差,一个伟大的觉悟的佛陀在这个时候还受报,所以好多人在当时都发无上菩提之心,永远不在身口意上造罪了。

佛的一句法说出来真正是度无量众生,这因缘果报是丝毫不差。我们是凡夫,难免会有贪嗔痴。但是我们要长期觉照,哪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哪一个念头该动还是不该动,哪句语言能说还是不能说。凡是帮助我们修道的,我们尽管去做、尽管去说、尽管去动这个念头;凡是违背道法的一切身口意行为是决定的要止住。我们学佛就是学佛的心量和智慧,因佛所说法是丝毫不差,所以要提起正念,提起正信,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才不至于走了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今生贫穷并非由于不公,而是前世业力现前

自为严重饥渴逼,是欺盗夺行吝啬,恶业利刃轮自己,今...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出生豪贵,从礼事三宝而来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节录 「人而豪贵、国王、长...

邪淫把我们逼向堕落与灭亡之路

邪淫害人不浅,古人曾说过万恶淫为首,这个恶不仅仅是...

一张长条桌的启示

在某次法会的因缘,担任机动组的职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

在职场中坚持学佛,还要如法持戒,这确实很不容易。但...

香花与臭鱼

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

揭秘你为何改变不了身边的人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

五阴缠缚乃众生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

职场的特效药

有钱当念无钱日,得意休轻失意人。为道了无寒暑变,利...

静波法师:千佛忏法会开示

第一常怀感恩之心 大家辛苦了,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大...

黑豆的营养与吃法

黑豆,又名乌豆,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

【推荐】用一颗美好的心来看世界

这个世界对待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平等的、负责任的。你...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寂灭性中随饮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是地水火风,在...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

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