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学会不在意

2012/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

有位老人的话耐人寻味:“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好。”在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由于太小心眼,太在意身边的琐事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比如,在有一些人那里,别人说的话,他们喜欢句句琢磨,对别人的过错更是加倍抱怨;对自己的得失,喜欢耿耿于怀,对周围的一切都易于敏感,而且总是曲解和夸张外来信息。这种人其实在用一种狭隘、幼稚的人知方式,为自己营造着可怕的心灵监狱,这是十足的自寻烦恼。他们不仅使自己活的很累,而且也使周围的人活的很无奈,于是他们给自己编造了一个痛苦的人生。有些事是否能引来麻烦和烦恼,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它。所谓事在人为,结果就大相径庭。所以通过改变人对于事物的人知方式和反应方式来避免烦恼和疾病,就需要我们学会不在意,换一种思维方式来面对眼前的一切。

不在意,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小心眼;别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于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后悔莫急,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别把与你爱人说话的的异性都打如“第三者”之列而暗暗仇视之;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总是顾影自怜。要知道,人生有时真的需要一点傻气。

不在意,也是一种豁达、大度与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也是很容易流入琐屑于平庸的。而当你实现了豁达与宽容,自然会产生轻松与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性格的魅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论对治烦恼习气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因妄相执著,而...

修行,从心开始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为何恶习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一、三岁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据说,晚年的白...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

达真堪布:修行人累积财富是否会障碍解脱

若是你证悟了,达到牛粪和黄金、手掌和虚空等同的境界...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

适合办公室的健康植物

在办公室适当的养些花草,不仅能起到调节空气的作用,...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 就跟我们吃素一样...

佛说诸德福田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忙里偷闲亦在人,人生谁满百年春

忙里偷闲亦在人,人生谁满百年春。送迎毕竟无时了,悲...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问: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大安法师答...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具足信愿称名,依旧是万修万人去

净土法门就是感应道交的产物,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拯救...

为了健康长寿而杀生,反而会适得其反

《法句譬喻经》中讲过一则杀生供神的公案:佛陀时代,...

传喜法师:要常常依止善知识

往往一个好的念头出来的时候,坏的念头也会出来跟你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