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印光大师  2016/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非但无由亲证本有真如佛性,即世间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亦不能究竟圆满。何以故。以未得根本,唯事所发之迹象故。是以古今来凡立大功,建大业,辉煌宇宙者,多由学佛得力而来。即宋之周程张朱,发明圣学心法,亦曾取资于佛学。但其门庭知见过甚,不唯不事表彰,反从而辟驳之。则于诚意正心之道,殊为欠缺,可叹也。

此法虽人人本具,若未闻佛说,则珠在衣里,莫由自知。是以一切诸佛,莫不以流通法道为嘱。流通之法,最初须以建立塔庙,印造经像为始。以若无塔庙经像,则无由奉尊仪而修净行,阐佛道以导群迷。而一切含识,俱无由瞻礼圣容,培植善根。闻法修持,开发心地也。

流通之人,须真修实践之僧,及有势力财力之王臣绅商。一名内护,一曰外护。内护则严持禁戒,笃修净业。于禅教律密净土,或专主一门,或兼修各宗。必使自他得益,幽显蒙庥。阴翼治道,潜淑民情而后已。外护则不惜资财,广种福田。普令同人,发起信心。内外相资,法遂流通。若无有道德之内护,则师表未立,人将安仰。若无有势力之外护,则资斧无出,外侮莫御。以故如来将入涅槃,以法付嘱国王大臣,并及诸天善神。令于后世乘愿示生一切国土,流通佛法,普利含识。由是二千余年,化被各国者,以内护外护,皆有人故。

当此世道人心,陷溺已极。正宜提倡佛法,昌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俾瞒心昧理,肆无忌惮之人,知造恶则长劫受苦,作善则永世受乐。自可少戢恶心,渐发善念。决不敢取快一时,以贻身后无穷之痛苦。当春秋时,诸侯大夫士死,各随其力,杀人殉葬,而且以多为荣。虽孔孟老庄齐出,亦莫能止。自佛法入中国以来,纵南面称朕者,亦不敢为。千余年来,得寿终而死者,何可胜数。彼谓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者。徒以忌妒之心,发此未见颜色之瞽论。使详审其故,能不痛哭流涕,悔其失言乎。虽然。总因僧界无人,故致拘墟者妄生侵侮。倘能各各励志潜修,大明佛法。彼排击侵侮者,当复护持流通之不暇矣。孟子所谓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者,此之谓也。我僧界宜如何竭诚精修,以期上续慧命,下度迷情乎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亲近恶友」和「恒顺众生」的区别

恒顺众生是一种菩萨行为,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

彰显佛的果德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有何不同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

我们依靠什么利益众生

现在的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可能觉得自己很有知...

法布施增长智慧

阿难尊者他又怎样得到那个好的记忆?佛经上面说了一个...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 以...

印光大师:念观音得益之法

●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找到自己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在「无常」中驾御感情

学佛的人并非不讲感情,而是要学会在无常中驾御感情!...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圣严法师《超度》

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

我们每天都活在欲望和病态的雾霾中

我们现在物质是发达了,科技是发达了,但是人的欲望也...

蚂蚁哲学

多年来我一直给年轻人传授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农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