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仁清法师  2016/09/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

2、或作变易染违犯,怠情不施犯非染。

3、身病或法未通利,方便调伏无违犯。

4、伺求过短无诚心,以恶威仪无羞愧。

钝根根性未成熟,于广教法难持受。

或生违缘诸怖畏,不起信解生邪见。

增长邪执绝听受,多生非福致衰恼。

得法在手妄传布,如是不说皆无犯。”

此条是关于法施的,前提是自己要有能力提供法施。

1、对于他人来请教法理、修行方法、仪轨或求经书论典等,若怀有“嫌弃”、“瞋恨”、“恚恼”、“嫉妒”等心而“不施予”,或作“答非所问”、“非正法理”的“颠倒错误”的“变易”相似答案,皆为“染犯”。

2、若因“懈怠”、“懒惰”等而不施者,则是“犯而非染”。

3、若是因自身生病不能“堪为”,或自己的修学不够,“法未通利”,或为调伏对方的傲慢等心,或为方便示现“佛法珍贵、难遇难求”等而不施予者,不犯此戒。

4、如果求法者怀着“不诚不敬”的心,来故意“吹毛求疵”、“伺求”“过失或缺点”的;或没怀“羞愧”心而显现的“粗恶威仪”的;或是钝根根性,听受 “深广教法”的根基未成熟,难以受持所听所闻的;或听受后会生起违愿的;或听受后会生“怖畏”的;或听受后不但不生信解反生邪见的;或听受后会增长邪执从而“断绝”“听受”佛教其他经法的因缘的;或听受后生起“邪见邪行”而造“非福(恶)”之业,于现世“损坏”福报,于来时得“恼害”之恶报的;或“得法在手”后,为“名闻利养”、“增益傲慢”而“虚妄传布”的。对以上几种来“求法”者,“不施予”“不犯”此戒。

关于会生“怖畏”,是指难以接受所听、所闻、所证。《华严经》和《天台四教仪》认为:大乘菩萨道的五道十地,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在见道位(初地菩萨)前的加行道位时,又分为: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当行者修行到了“忍位”时,对于佛教所讲的空性,才会在“概念心的理解上”有了能接受的相对真实的正确了解和“堪忍”,因为了解空性就会摧毁一个人无始劫来对“万法”的“颠倒”认知。有一次,当宗大师讲解空性时,在座的一位弟子突然紧紧抓住自己的衣服,显得非常惊恐,似乎长期以来的“我”等什么也没有了。宗大师观察后说:不必惊慌,你已经真正了解空性了……释迦佛在二转法轮时才讲甚深空性,正是因为在初转法轮时听众根基不够的缘故。

昔时,提婆达多曾向佛陀和阿难求学神通,都没被应许,因为佛陀和阿难知道他学了神通后,会造更大的恶业,现世衰损福报,来世堕落地狱……

以上若是违犯,就会障碍“摄善法戒”的“布施度”功德的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悭贪独食不施与,生于食气饿鬼中

我们做烟烘,最大的功德是这些食气鬼,甚至各位你拜祖...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接手书,不胜慨叹。汝何得瞎造谣言,谓燃灯古佛降生汝...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

在家持戒困难,如何解决

问: 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济...

星云大师《化世与益人》

今年是国际佛光会创会第十五年,也是佛光山开山届满四...

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

隆莲法师(19092006),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德高僧...

为什么做好事总不见好报

有人经常问:佛教常说有因果,如果真有,为什么做好事...

是否适合做夫妻的10个标准

现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来越低,离婚率高居不下。...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发财的因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发财,想方设法改变风水、生辰,以期...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不曾在其他学术和其他宗教里提...

要画成垃圾,或是无价宝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

念观音菩萨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有一个居士来问我,他说:我觉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

昏沉者,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

随烦恼二十:言昏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

妄识心本来就是空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

遇到逆境才有机会消业障

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

妄想的来由与对治

常常听到说打妄想,那么妄想是什么呢?就是虚妄的想法...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问: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