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印光大师  2016/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接手书,不胜慨叹。汝何得瞎造谣言,谓燃灯古佛降生汝家,未周岁而殇乎?诸佛生死已了,决无示生复殇之理。佛若为度众生乘愿示生,实有其事。然既示生,亦决不说我是某佛,及至度生事毕,将示涅槃方始显本,决无示生而不及大作佛事即夭殇者。

声闻初果,已断见惑,尚有思惑未断。故须七生天上,七返人间,方断思惑,而证四果。二果,则一生天上,一返人间,乃证四果(初二果之生人间,寿皆长短不定,或数月、数岁、数十岁,仍系随业受生者)。三果,以欲界思惑已尽,尚须在色界五不还天,经历多劫,方可断尽思惑,而证四果。四果,则见、思二惑净尽,三界内了无生缘。若发宏誓愿,示生则可,非随业受生者比。

汝以业力凡夫,造此谣言,诬谤古佛,欲求世间瞎眼汉谓汝是佛之父母。若当道有通佛法之人,必定以妖言惑众治汝。即当局无暇问及,亦不怕天雷殛汝乎?汝还到处求人和汝之诗。若非邪正不分之外道与香臭不识之痴人,谁肯许汝之言为是乎?汝当痛改前非,凡寄出之信,再去信直陈其罪,哀求忏悔,庶可不致以凡滥圣,永堕阿鼻地狱,受诸极苦,永无出期。如不以光言为然,则汝是魔眷,非我弟子。汝何苦瞎造谣言,被明眼人唾骂,被天地鬼神极诛乎?因望汝知即改悔,不然,苦报来时,悔不可及,故不得不尽我之分,直言痛责。汝若不听,与我无干。

顷捧慈谕,承蒙严责,循环恭读,感惭交并。爱子夭折,心酸万分,业障深重,诗涉古佛,开罪实多。虔诚忏悔,痛改前非。凡夫俗子,天资愚鲁,端赖恩师开示。晓夜细忖,前程危险,殊为忧惧。因思及此,奉札申谢,伏祈恩师海涵怜愍。业根宿植,法缘久亏。务乞常颁法诲,庶使尘网闇闇,得凭慧炬以通明。苦海茫茫,能籍慈航而普渡,云云。

日前接手书,知已认过,求哀忏悔。本欲即复,以无暇,故迟至今。人生世间,须守本分。衣服、器用、名称,均不可以至尊贵者为美而妄称之。譬如庶民,妄称帝王,罪必灭族,可不惧哉?汝以未周岁之殇子,妄称燃灯古佛示现,欲得佛父佛母之美名,不知亵篾古佛之罪,尽未来际亦无出阿鼻地狱之日。非光道破,尚欲将所作之诗遍示国人,俾无知之人,亦仿汝迹而踵行之,则奸邪渔利之徒,各以殇子为古佛示现。初则只取无知之人赞叹,次则为之起塔,为之修庙,而敛财以致富。又次之,则奸邪咸相结聚,遂立教门,蛊惑愚俗。久则劣迹露出,俾大家同受国法。而邪人当时有匿迹未受诛者,久复发生,如白莲教等蔓延不断,为世间害。嗣后其教徒,但改名称,不改事实。

彼诸外道,悉事秘密,虽父子夫妇均不相传。以此秘密,固结愚人之心,任何善知识开导均不信从。如狗以屎为美,非吃不可。常与人说,吾师是某佛某祖师出世,吾是某佛某祖师出世。瞎造谣言,以期得名闻利养,而不计坏乱佛法,疑误众生,生受国法,死堕恶道,从劫至劫,无有出期,其为流弊,可胜言乎?汝之作为,若不痛改,必与此同,可不畏哉?宜印一改过忏悔之信,凡以前寄诗之处,各为寄之,以期周知。“涅槃室”三字章烧之。前所妄拟设者,通皆取消。接《一函遍复》所说,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果肯真心发露忏悔,定可业消智朗,障尽福崇,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其为利益,何能名焉?光之为汝,可谓至极无加,尽我之职分矣。汝果熟读而详思之,当必有涕泪滂沱,不能自止之情状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

讲经说法的重大意义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

出家人是世界的大轴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以身作桥结善缘

《大智度论》谈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用种种身份来跟众生...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我国著论弘化第一人牟融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以自己的痛苦来帮助别人的痛苦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念佛功德

久远劫前,当时住世之佛亦名释迦牟尼,于世间弘扬佛法...

用慈悲作引,放眼尽是灵丹妙药

为了给人类配药,科学实验室不断进行动物实验,使成千...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生命就是一种缘

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因为生命,因为缘,因为生命是一种...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