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生命就是一种缘

2013/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命就是一种缘

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因为生命,因为缘,因为生命是一种缘!

少年不更事,也不识缘。

对于缘,我就开始想到:是不是因为缘,才有了我的父母?是不是因为缘,父母才生了我?是不是因为缘,我才有了兄弟妹妹?是不是因为缘,我才有了那些同学和同事?是不是因为缘,我才有了虽然相距千山万水从未谋面却是真诚的朋友?是不是……是不是因为缘……哦,太多的无法解释的相遇、相聚、相别、相离、相知、相识、相爱、相恋,是否都只能以神奇的“缘”来释然?

佛经上说,“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人世间有多少人能有缘从相识走进相爱,能从相爱走完相守,走过这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漫漫一生呢?曾看过佛论人生: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沉浮;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而在聚散离合之间,又充盈了多少悲欢纠结的缘分。曾以为萍水相逢,缘起缘灭在一瞬间。而这瞬间又有多少能修到朝朝暮暮的缘分呢?!天地间万事万物原本就是有缘则聚,无缘则散。上天赋予了我们一次生命。我们便拥有了整个人生。在短短的一生里。我们去爱。我们被爱。我们相遇。我们错过。人生就是这样。生命中多少的机缘只在匆匆的瞬间划过。我们得到了。我们失去了。缘来缘去。生命如此轮回……此生有缘。与或远或近的亲人。知己。朋友。不论是多么的偶然。也不论是多么的淡然。生命的河水漫过……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今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珍惜我们拥有的相敬、相爱、相处、相恋、相依、相守的善缘啊!

“缘”字带着神密的佛的禅机,让人无法摆脱,让人欲罢不能。它从何而来,又为何而去,它来时凭借什么,去时又依据什么,预兆何在?踪迹何在?仿佛伸手可捉,又仿佛飘渺无影。人人都了解它,人人又都不知道它。它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又让人无法看到它的存在。缘聚缘散,缘起缘灭,缘深缘浅……一切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可知,一个念头,一次决定,往往便可能拥有或错过一份缘,拥有是缘,失去也是缘;难解之缘,不需要许下誓言,也不必要求承诺。可以拥有时,不必山盟海誓依然可以真诚相拥,而失去时,即使是虔诚的祈求,也求不来一份聚首的缘。看那静谧的星空群星闪烁,而守望了千万年的牛郎织女星,依旧相对无言,守候着一年一度七夕聚首的缘。“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却造就了一个永恒的传说。其实,天上人间,有一些也许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障碍,而另一些却是人们并不想摆脱的束缚,一切只是因为有缘注定。

“缘”就是那蓦然回首中的蕃然醒悟,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原(缘)来如此,是必然,是期盼,是等待,是谁也解不开的千古之谜!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样相逢的缘,让人感叹,让人欣喜,让人祈盼。

人生短暂,人的一生也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不解之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怎一个“缘”字了得!

生命是一种缘,让我们在缘分的天空下,守候真诚与善良,坚持期待与梦想,珍惜拥有,懂缘惜缘,认真的对待生命,认真的对待生活,认真的对待生存——只要每个人都认真的对待了自已的人生,当你回首走过的路时,你会惊奇地发现:“缘来如此”!“缘”——原来一直都在自已的身边!

面对生命,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只要自己已经尽力了,就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缘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杨绛的百岁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和沿途的风景,...

内心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有

总结我的前半段人生,从大学毕业开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

工作与休息要互相调理,在工作中,不感觉到辛苦;在休...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识人的学问,有好几部书。汉末...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人生到底为什么而活

问: 人生究竟为什么活著?佛教如何说法? 答: 此名...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得到...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

让你愉快的四种能力

一个能够处处放开心胸、放开耳目的人,也必然能够积渐...

修行不计过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

【推荐】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

孝顺父母,回报最根本的恩德

我们的身体来自於父母,包含养育、教育,所以人不孝父...

天人的寿命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仙,他们是长生...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