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道源法师  2017/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戒杀放生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咸”是皆,“谓”是说,“理”是按道理,“应然”是应当。世间人吃众生肉,都说是理所当然,认为众生肉天生就是应当给人吃的。“乃恣意杀生”,“恣意”是任意。于是任意地杀害众生。“广积冤业”,众生都贪生怕死,哪一个众生愿意被杀呢?因为它是弱者,力量敌不过人,这就是弱肉强食,每一个人一生中几十年,不知道杀害多少众生?一家人几十年,不知道杀害多少众生?那么全台北市、全台湾、全世界几十年,又不知道杀害多少众生?它含冤而死,积了冤业,一定要报复。《楞严经》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这一生人吃羊,第二生羊要来报仇,羊死了转为人,人死了转为羊。因为杀业越积越多,导致要招兵劫,世界上要打仗,互相杀害,像现在的武器越来越进步,一杀几十万人、几千万人,都是杀生积的冤业。国家与国家打仗,军人被派去战场而阵亡,无辜的老百姓也招受刀兵劫,结果伤身失命,家破人亡。

哪来的招兵劫呢?古时候祖师讲过两句话:“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你想要知道世界上哪来的刀兵劫,你去听屠户家里半夜的声音。屠夫半夜起来要杀猪,猪不愿意死,一直惨叫,但是屠夫听习惯了,照杀不误;而吃猪肉的人,还是照样吃。所以你要是听到众生被杀的时候惨叫的声音,你就知道,世界上刀兵劫从哪里来的。“相习成俗”,你杀生,他也杀生,家家杀生,社会上的人都杀生,杀习惯成为风俗。“不自觉知。”有谁知道杀生是个错误。

“昔人有言”,古人说,“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痛哭流涕”是形容非常悲痛、伤心而流泪。“长太息”是叹气。众生被杀害很可怜,我们应该为众生被杀害悲痛、伤心流泪而叹气,大家为什么要杀生呢?

“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莲池大师计算世间人迷了执着,简略列举出来有下面七条,认为这七件事情,都不应该杀生。其余的事情,你们可照列举去推想,下面一段是注解。

【注】凡有知者必同体,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然不以为怪者,良繇家世袭而为常,邻里比而成俗。习行既久,不觉其非,反以为是,又奚怪乎?今有杀人而食者,人必大骇而亟诛之,何也?不习行故也。使杀人无禁,行之数年,以人肉而供庖厨者遍于天下矣。故曰: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

“凡有知者必同体”,凡是有知觉的众生,都是同一个体质。在佛教里讲,众生都是地、水、火、风合成的;现在普通人讲,众生都是血肉长成的身体。我们相信众生都是血肉长成的身体,怎么忍心吃它的肉?“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社会上的人喜欢吃肉,真是太奇怪了!

“然不以为怪者”,然而社会上的人吃众生肉不以为奇怪,是什么原因呢?“良繇家世袭而为常”,“繇”是由。“世袭”是世代相传。因为每一个家庭的祖宗都吃肉,一代一代相传下来就是吃肉的家庭。你问他为什么要吃肉?他说:我的父亲就吃肉。你的父亲为什么要吃肉?我的祖父就吃肉,这样就成了平常的事。

“邻里比而成俗”,只有一家吃肉,别人会怪他,邻居吃肉,同里的家家户户都吃肉,比类而成了风俗,就不以为奇怪了。“习行既久”,杀生吃肉,成了习惯的行为,已经很长久了。“不觉其非,反以为是,又奚怪乎?”家家都吃肉,全社会都吃肉,大家不觉得吃肉错误,还以为当然,这有什么好奇怪呢?

底下举一个例子说明,“今有杀人而食者,人必大骇而亟诛之”“骇”,是吃惊、害怕。假若今天有一个人杀人、吃人肉,这不得了,大家必然感觉吃惊、害怕,说这个人怎么可以杀人、吃人肉呢?要赶快把他杀死,因为国家有法律,他既然杀人,要赶快把他杀掉。“何也?”大家为什么要赶快把他杀死呢?“不习行故也。”因为我们社会没有吃人肉的习惯。“使杀人无禁,行之数年”,假使国家的法律没有禁止,放任大家都去杀人,经过几十年成了习惯。“以人肉而供庖厨者遍于天下矣。”那不得了,拿人肉来供厨房做菜,普天下天天吃人肉,因为大家吃习惯,就不以为奇怪了。

这是莲池大师举的例子,你见习惯就不觉得奇怪,“故曰: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

所以说:全世界的人都习惯杀生吃肉,不知道杀生吃肉的行为不对,想起来真是令人悲痛、伤心流泪而叹气啊!举出来下面七条世间人的执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

佛说鹿母经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水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以功德酥酪去换颠倒臭秽之水

。但由于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过,老妇人所喝到...

我们在吃掉世界

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

锵锵三人行之肉食还是素食

吃鱼比吃肉安全吗? 窦文涛: 《锵锵三人行》,广美,...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人在得意时,不要轻易伤害别人

人在失意时,要有志气。但在得意时,就要很小心谨慎。...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佛说贫穷老公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精舍中坐。与二千比丘俱。时有...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文钞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重阁讲堂,告诸...

云鹤教授谈行善的体会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