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2018/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先生的学生中,有人苦于思虑纷扰,平日总是忧心忡忡,焦虑难安。

阳明先生就说:“人立志做好一件事,其实和种树是一个道理。当树还处在根芽的阶段,就不会有树干;到有了树干的时候,还不会有树枝。等到有了树枝后,才能有树叶;有了树叶,才能有花和果实。这都是循序渐进的事。”

阳明先生接着讲:“在开始培育根芽的时候,人就只管做好栽培灌溉的工作。这个时候,不要花费过多心思去想枝如何,叶如何,花如何,果又如何。这种悬想只会耗心费神,徒劳无益。只要每日踏踏实实做事,用心做好栽培的工夫,何须担忧到时候没有繁茂的枝叶、甜美的果实?”

阳明先生用种树的比方告诉我们,立志是人生第一等事,但是无意义的悬想却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损耗。它体现为无处安放的焦虑,消无声息地偷走一个人的精力和快乐,让明媚的梦想最终化为凄凉的空想。

在这个行色匆匆的世界,每个人都是风尘仆仆的过客。就算已经获得再多,人依然无法真正拥有也无法真正掌控什么。出于这种不安,悬想成为一种再常见不过的思维习惯。

小孩子上学读书,还没有做好功课,就想着以后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进了大学校门,还没有好好读几本书,就烦恼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步入了职场,还没有熟练手头的业务,就担忧今后某一天失业怎么办。

不仅读书工作,婚恋过日子也是如此。

有的人没谈过恋爱,还顾不上自我提升,就已发愁大龄被剩;

后来找到了对象,不及思考彼此珍惜,就顾虑无法修成正果;

走进了婚姻殿堂,不花心思用心经营,就忧心离婚该怎么办。

人们在悬想制造的恐惧中忧虑到老,又把新一轮焦灼加在了下一代身上,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悬想成了一道无形的枷锁,人们在其中心力交瘁,除了郁结的心情、衰退的体力、脆弱的睡眠,并没有获得更多。

悬想徒劳,却不应该将立志等同于悬想。立志背后的心态是底气和自信,悬想的背后却是匮乏和自卑。

人要立志,是因为相信自身的高贵,足以配得上一切高尚美好的事物;是因为相信自性的完整、和谐和富足,与古圣先贤并无高下之分。

悬想却是出于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以及对自己每一分付出的不信任。

悬想无益,也不意味着可以无需未雨绸缪。未雨绸缪是一种谨慎自律的态度,是对每一个当下充分负责,不放任懈怠。

悬想却更接近杞人忧天的自寻烦恼,或是揠苗助长的急功近利。

朱光潜先生曾讲到:“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

“摆脱不开”既然是人生悲剧的起源,那么人如何才能“摆脱得开”?

朱光潜先生如是说:“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面对逆境,我们该如何选择

有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靠乞讨为生。一天...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人生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豪车十辆,也是四轮滚转;洋房百座,也...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

人生的苦与乐

每个人从一呱呱坠地,就开始了苦乐交织的人生。虽然人...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色身会影响你的内心,内心也会影响色身

在大乘经典中,佛陀对吃肉呵责这么严重的很少,像《楞...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学佛后我们能开什么神通

对佛教不了解的修行人,非常执著天眼、天耳、天上飞行...

三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 今天我提出二、三种供大家参考...

喝水时的观想

所以平时生活的积累很重要,从今之后你们喝水啊,佛前...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

人命在呼吸间

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以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正智之...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有个人在市场上买了一个青花瓷瓶,价钱还算公道,做工...

障碍人们证悟佛法的是什么

有次,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讲授佛法时,大众中有五位在...

宣化上人:钱可通神?—切勿错因果

钱字是从一金、从二戈而成。有首偈颂说得很好:二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