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莲池大师  2020/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

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竹窗随笔

【演莲法师译文】

智慧分为二种:一种是世间智,另一种是出世间智。具有世间智的人,又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偏重于才学的,譬如学问广博、能言善辩、技艺出众、谋略深远,以知识丰富,思虑周详而胜过普通的人。

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能认清善恶、分别邪正,凡是符合道义的便勇往直前去做;若是违背道义的则坚决禁止。

在这二种世智中,如果仅具有才学而忽略了品德,那么这种智慧只能称为“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途。既有才学又兼能注重品德修养,这种智慧才可以称为“正智”,以此正智断恶修善,必定报在人天。

为什么呢?凡注重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为君子;至于那些专爱卖弄才华,善于投机取巧,藐视品德修养的人即是小人。

出世间智也有二种:一种是善能分别如来所说的四谛、六度等种种法门,并依此正法而真实修行的人;一种是断尽无明烦恼,能够如实了知诸法实相,彻见自心本具佛性的人。在这二种中,仅得前一种,虽然也可以称为出世间智,但名为渐入;兼得后一种,即是出世间上上智了,名为顿超。

为什么呢?只要得到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末;如果仅得枝末,却未必能得到根本。

现今有些人,稍微得到世间智的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愚昧到了极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20则哲理段子

善于谋人,有容乃大。分享20则哲理段子,或许能帮助你...

《包容的智慧》刘长乐对话星云大师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星云大师:有一次,赵州...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没有什么伟大;一个人能...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

海涛法师《生命的智慧》

1.当人处于嗔恨心境时,就连看到密友都会觉得「不顺眼...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破除内在的无明

现代人的脚步是匆匆的,心是匆匆的。孩子们背着越来越...

犹太人的布施与福报

修财布施的因,感财富的果报,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大众...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

星云大师:了不起与没什么了不起

佛光山为纪念开山三十周年,决定制作一部有关佛光山的...

拯救刀兵劫的万德洪名

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这个举头三尺有...

舍利弗的牛脾气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

熬夜对身体的损害

地球上的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在白天的时...

圣严法师《谣言止于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汝家道颇...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