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做好事总不见好报

索达吉堪布  2015/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做好事总不见好报

有人经常问:“佛教常说有因果,如果真有,为什么做好事总不见好报?干坏事也没见惩罚?”

其实,因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农民播下了种子,尚且不会立即发芽结果,种子与果实之间还需要一段时间,那又怎能要求造了业后,很快就现前报应?

那么,果报什么时候会现前呢?佛陀告诉我们,有些是今生中很快成熟;有些要等到下一世;有些还要好多世才会成熟。但不管怎样,只要种下了“因”,无论过多久,哪怕是千年、万年,它的“果”都会成熟,而且不会有丝毫减损。

因果这种自然规律,你没学过可能不太懂,但即便不懂,也万万不要“以身试法”。否则,肆意而为的话,现世现报的情况也会有。

《法句经》中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个猎人带着一群猎狗去打猎,路上遇着一位比丘,他心里嘀咕:“今天不吉利,可能打不到猎了。”结果进山以后,确实一整天没打到猎物。回家的路上,又碰着那个比丘刚从城里回来。他气愤未消,放出猎狗去咬比丘。

情急之下,比丘爬到一棵树上。猎人走到树下,用弓箭头去刺比丘的脚底,比丘痛得不能护持袈裟,结果袈裟从身上滑落,正好罩在树下猎人的身上。猎狗见到袈裟,以为是比丘掉下来了,一拥而上把猎人咬死了。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逆风扬尘,尘不至彼。”

不论你伤害谁,从长远来看,都会伤害到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凡是你对别人做的,就是对自己做的;你让他人经历什么,有一天也将自己经历。佛教所揭示的因果,并不是用来吓唬人的,而是用来提醒人的。这个真理,不管你是否相信,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

如今,很多人常把造恶视为正常,将行善看作异类。倘若有人贪嗔充满、自私自利,就觉得他是可以亲近的;有人做了点好事,他们就特别看不惯,千方百计地挑毛病。

尽管现在世风日下,但我们仍不应同流合污,而要坚持高尚的行为。毕竟,将来的因果绝对会自作自受,只不过是早晚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

损友导淫,精尽丧命

谢君,台湾省台北县人,个性内向、乖巧,是个孝顺父母...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败如山倒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

一巴掌的反思

有人说都是某人让我生气的,是某人对不起我,所以就会...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哪个佛菩萨最灵

四个小伙子走进大雄宝殿,拜了一拜,站起来,看到旁边...

增强体质的第一张处方

第一张处方,不仅适合孩子,对成人提升健康也是很有帮...

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虚伪的迦罗呵

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