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虚伪的迦罗呵

2011/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下有五百名弟子,是位人人敬重的国师。

有一天,弗卢醯家中有位佣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迦罗呵。迦罗呵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佳,凡是听过的法,都能忆持不忘。他在国师家中担任孩子们的仆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有次和大家起了冲突,一时负气便逃离波罗奈,远走他国。

到了邻国的迦罗呵,谎称自己是耶若达多,是弗卢醯婆罗门的儿子,离乡背井,特地来向国师学习婆罗门法,国师深受感动,当场就答应他的请求。聪明伶俐的迦罗呵,在波罗奈时曾经听过婆罗门法,现在又接受国师的教导,自然表现优异,国师十分欢喜,不但指派他教授自己的五百名弟子,还把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他。从此以后,耶若达多的生活渐渐地丰足安乐,但是,身在福中的耶若达多,不但不知足,还常常嫌弃妻子作的饭菜不合他的口味。心地善良的妻子一点儿也不抱怨,甚至愿意学习波罗奈城的饮食,以讨丈夫欢心。

后来,弗卢醯得知逃脱仆人迦罗呵的下落,便准备出国将他捉回。这天,恰巧迦罗呵与门徒外游,远远看见弗卢醯一行人迎面走来,他惊慌不已,急着打发随行的门徒离开,之后自行走到弗卢醯面前,顶礼跪拜苦苦地哀求说:‘我来这里,谎称您是我的父亲,才能投靠国师学习经典,娶他的女儿,请您不要张扬我的秘密,我以后一定会侍奉您。’弗卢醯认为迦罗呵有心悔改,便不再追究,还安慰他说:‘你确实是我的儿子啊!’并跟着迦罗呵一起回家。

一进家门,迦罗呵告诉家人,自己的亲人来探望大家,迦罗呵的妻子喜出望外,准备了种种佳肴招待弗卢醯。用餐完毕后,迦罗呵的妻子等到适当的时机,私下请教弗卢醯,她恭敬顶礼虚心地问:‘我照三餐事奉丈夫,可是都不满他意,希望您指点,耶若达多以前在家里喜欢吃哪些菜,我愿意学习。’弗卢醯见迦罗呵的妻子一片真诚,却苦于迦罗呵的挑剔,非常地生气,于是教她一个方法,如果迦罗呵再嫌弃饭菜难吃,就在他身旁小声地念这首偈子──无亲游他方,欺狂天下人,粗食是常食,细食复何嫌?

送走了弗卢醯,迦罗呵故态复萌,吃饭时依旧挑剔生气,待在身旁的妻子照着弗卢醯的方法,不慌不忙地诵出偈子,只见迦罗呵满脸怒气,却不敢多言。为了怕妻子揭发他的身份,从此以后,迦罗呵低声下气百般地随顺妻子,再也不敢发怒嫌弃了。

典故摘自:《法苑珠林·诈贵部第四》

省思

故事里的迦罗呵,以诈骗的方式,求得个人前程富贵,结果,为了担心谎言被揭穿,终生受到妄语的牵制,不得自在。相反地,迦罗呵的妻子,不计较丈夫的无理对待,愿意学习改变改进,最后丈夫一切言听计从。

前者以自我为中心,为达目的欺瞒造业,不知道反省检讨自己,还一味要求别人成全配合;后者从改进自己做起,态度真诚不因他人对待自己的好坏,而有所不同。表面上,谎称贵族出身的迦罗呵似乎事事得逞:得到弗卢醯的原谅、国师的器重以及妻子的顺从;事实上,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永远无法自在作主,一辈子成为谎言、嗔心的奴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

说话不着边际的吹牛者

经云: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洗脚的水盆

罗睺罗尊者在年幼时,即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

谣言止于智者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

今年,我48岁了,过的狼狈不堪,回想过去的前半生,一...

【推荐】半杯水,帮你死里逃生

哈利和朋友困在沙漠,后来哈利发现了满满一杯水,是先...

心里的坟土早干了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子和庄子是放旷逍遥哲学家...

谁能保证你下辈子还做人

佛陀讲暇满人身难得,我们不要以为做人很容易,这辈子...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

为何会苦?如何得乐

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人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