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何会苦?如何得乐

学诚法师  2013/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何会苦?如何得乐

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人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展开,这种离苦得乐的本能驱动着人们去行动。那么,为何会苦?如何得乐?

有爱就有苦,苦从爱生。邻家孩子考试不及格,顶多安慰一下,自己的孩子考差了,就气急败坏,忧心忡忡,因为有“爱”;当被别人夸赞时,心里很舒服,别人批评自己时,心里就很不高兴,这是因为“爱”虚荣。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爱就会痛苦。

求取所爱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考试成绩排名、股市行情的涨跌、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买一辆车结束挤公交的辛苦、从试用转为正式员工、茫茫人海里寻找一个可靠的感情归宿……有哪一件事不让自己绞尽脑汁,同时伴随着心情的起起落落?而努力并非总有结果,苦在“爱”而不得时。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爱”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改变,事物就变得不可爱,为了长久拥有这份快乐就必须花心思“守护”。然而,不管怎样“守护”,我们所爱的一切都会改变、消失,“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这是铁的规律。这就注定有“爱”带来的“失坏”之苦和“忆念”之苦。身体有“失坏”,青春不再,身体日渐衰老,健康每况愈下。人事在改变,曾经辉煌的事业陷入低谷,四年的大学同窗各奔东西,童年的快乐情景已成昨梦,亲人永远离开我们……这些事物给过我们快乐,怎能不让人怀念呢?从追忆回到现实,内心更增凄苦。

“爱”产生——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的不断重复。人们认为快乐就是拥有喜爱的事物,而事实恰恰相反,有爱就有痛苦。如果谁说他现在苦,那肯定是他“爱”上了某样东西。

什么人会比较快乐?欲望淡泊的人比较快乐,不必家藏万卷丹青,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超然的人比较快乐。别人给近现代高僧弘一法师做菜时,菜咸了,弘一法师说:“很好。咸有咸的味道。”淡了,他说:“很好。淡有淡的味道。”利他心强的人比较快乐,爱与不爱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判别出来的。总考虑自己的感受就经常有苦,一心想着别人的人就把自己放下了,从别人的快乐中获得了无害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问: 解脱痛苦必须从心开始,那是被动适应环境变化吗...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看遍世间,无人不苦

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可以依靠佛陀宣说的方法解除。...

心有满足,就是最大的财富

现今有些人物质富足、生活奢华,却始终感觉不到快乐,...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

改变自己的九条建议

一、不沉湎于过去,只活当下 电影《功夫熊猫1》中一句...

一切事物都是抓不住的

一个小孩喝水,奶奶给了他一个漂亮的玻璃杯,小孩一见...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

「精進」有十种利益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堪比牛奶的花椰菜

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夏日排湿祛毒的十六种好食物

(核心提示:在闷热潮湿的夏季,今天为各位爱美的朋友...

奢侈折福又折寿

我们看清廉是结果,节俭是根源,所以教育都要找到根才...

神清则智明

【神者智之渊也。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即心...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吧

总有些东西是要我们去面对的。 面对挫折,就该像攀登...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家因缘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