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大安法师  2019/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在三岁四岁的时候,他对于六尘他没有一种很强的辨识能力,无知,他只是接触。接触得舒服就很高兴,接触得不舒服就哇哇哭,他是一个直觉的反应。

“触缘受”,随着他慢慢长大,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五六岁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属于少年阶段,他就慢慢子,他就所谓的认识能力在提高了,就是对这个六尘给他的一种感觉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之受,他有一种领纳,有一种接受,有一种辨别,这就是这个“触缘受”。受就是他的感受系统,他能知道一点冷热好歹了。就是这个意思。

“受缘爱”,当他能够辨识一些的时候,他就慢慢到了青年,十四五岁到达十八九岁的时候,他贪爱之心就上来了,他的六根一接触六尘,马上就贪恋执著这个色声货利,就生起了爱心。看到钱他觉得钱很有用,我怎么样得到,看到一个漂亮女人,我怎么去追求,他生起一种爱恋之心。“受缘爱”。

“爱缘取”,这时候到了二十岁之后,他既然爱起来了嘛,他就要得到、获取,这种贪欲心就越来越炽盛,不得到誓不罢休,千山万水都要去追求,驰求不息。做生意,摔倒了再爬起来;追求女人,把自尊心放在口袋里面,一定要得到,这样的驰求不息,这就“爱缘取”。

“取缘有”,这个有就是三界的三有,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既然你在获取的过程当中,你肯定会造业,善业、恶业、无记业,因为你去做事业,做事业这种作就会产生一种业力嘛,业力那你就会感召三界的这个果报嘛,来世还有生死轮回嘛,这就“取缘有”。

“有缘生”,生就是未来之世你又要生到六道里面去了。你有生就必然会有死,老死就是未来之世,你老了又要死。

“生缘老死”,一定衰老,一定死亡,那这个过程有你的忧悲苦恼,你很不想死,那非得要死,所以死亡的过程也很痛苦,忧悲苦恼,生龟脱壳。

你看这样的就展示了过去世的无明、行和识,感招今生的名色、六入、爱、取、有,来招感未来的、未来世的生和老死,这就是三世。三世两重的因果表达出来,所以你看我们轮转是这样轮转的,而且是不断地循环,无有休止,流转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

出世间法的成功

世间的祝福都是吉祥、大喜、恭喜发财等。今年是马年,...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

宣化上人:糊涂生命糊涂人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人有「生、老、病...

大事缓处理,小事急处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大家...

负面情绪的根源就在于贪嗔痴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

人为什么会痛苦

过去除佛教徒以外很少有人去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随着世...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

佛门乃第一福田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

剃度出家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

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

康僧会大师:诚感舍利,传法东吴

康僧会(?-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师,随其父经商移...

不浪费一个苹果

有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有一回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心性专一,有始有终

明代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道:宋代书法家米芾说...

大自在:本焕图记

慈祥的笑、开怀的大笑、童真的格格笑、抿嘴狡黠的笑、...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当弄清楚,我们今天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