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净界法师  2013/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从一个身心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经常累积负面的能量,对你身体是很不好的。

你不要小看我们内心是无形无相的,《楞严经》一再强调,我们心中会创造相状出来。

所以你心中的恨会产生细胞病变,因为它的那一种力量,是无形相的。我们在观内心的时候─即空、即假、即中─它没有形状,但是它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适当的把自己负面的能量化解掉!蕅益大师他提出了:

如何来化解心中的怨恨?

第一个 随缘消旧业想:

这是我们一般常用的方法。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把我当一回事…那就是欠你的!前生欠你的,来还债!一个人经常去做一件好事情,但是你所得到的果报,却是跟你所做的因地不相符合,你的果报非常的差,那就是有两种情况:

(一)你本身有罪业,先把罪业逼出来。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善法,它不是先表现善法,它先进入阿赖耶识,先把恶法逼出来,就是你本来有三恶道的果报…重报轻受。

(二)你真的欠他,没办法,没得说!

随缘消旧业,这是比较消极的看法。

第二个 当善知识想:这是积极的!

诶!这个是菩萨示现来考试的,我必须通过这个恶因缘来增长我止观的力量、来增长我忍辱的功夫。忍辱的功夫不是在顺境完成的,忍力是从逆境的观照当中,点点滴滴的,不断的调整自己,失败了不放弃,不断的调整,慢慢、慢慢,你的忍力才会培养出来,是从逆境中培养。

第三个 代众生受苦想:这更难了!

代众生受苦想,就是我们从逆境当中学吃亏,从吃亏当中培养一种慈悲的胸怀、菩提心的胸怀。

忏公师父说:一个菩萨你不学吃亏,你很难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在学吃亏,这个吃亏就是─忍让。

不过也有人说: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唱唱炉香赞也不错,对了!妙境长老就这么讲:有时候我们在修念佛止观的时候,诶!很顺畅,这车子开得很顺,路上没有什么石头;有时候你怎么修,就是都不得力,挫折感很重,诶…唱唱炉香赞…真的有效。你就在山中哼个炉香赞,唱完再去打坐,诶,不同…整个情绪有变化…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把负面的能量,把它释放出来。

有一个西藏法王说:一个人经常把负面的情绪隐藏在心中,你很难去关心别人,你就很难发菩提心。

因为:你自己都不可能快乐,你不可能给别人快乐,这是个很重要的思考!你自己就闷闷不乐了,你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去化解自己的障碍,我们内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心本无生,因境有。

我们学习《楞严经》一路走来,得到一个讯息──我们心中是什么都没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因缘假相显现出来的,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一个东西─它会假借因缘生,它一定可以假借因缘而灭。

你有本事把它创造出来,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它本来就没有的。所以佛教是讲双向的,你能够让它缘起,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

如果说:烦恼是本来就有的,那就糟糕。本来就有你怎么消灭呢?所以菩萨要有善巧─你要怎么去化解…人生的确是充满了不圆满,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善业,但也累积了很多的罪业;在得罪业果报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些困境,我们应该要不断的去化解它,不要继续让它产生一个怨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仇富心态不该有

有个人一直很妒忌他的一位富豪朋友,经常讲他的坏话,...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

念佛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念自听

黄老居士: 就是用耳朵听,念佛最好的法门就是自念自...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

【推荐】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

跳出轮回的苦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

【推荐】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国人有追终慎远、感恩祖先的传统,但大多数...

修净土最忌讳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

净极光通达,就能开大智慧

参禅即是静虑,净到极点,什么思虑也没有了,所谓净极...

人生之路,都如梦幻泡影

现代人大多处于茫、盲、忙的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

三车祖师--窥基法师

● 一坐坐了几千年 前边提到坐禅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

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言恶作者,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

星云大师《骂人的艺术》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