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星云大师《骂人的艺术》

星云法师  2010/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他都会不高兴、不欢喜。生气骂人,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当然可以生气,可以骂人;但是,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你生气骂人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一种人很不讲理,做事又粗鲁、笨拙,你跟他一起工作,若说全然不会生气,也是很难;不过如果你对他有所责备、教训,最好讲究一点委婉、含蓄的艺术,或许在不致令他太难堪的情况下,他能心领神会,接受你的教训。因此,骂人的艺术很重要,试举其例:

第一、当你遇到一个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讲起话来头头是道,自以为通情达理,但其实他所讲的都是自己的理,所做的事也不能关照到各种细节,总是纰漏百出,可是他却沾沾自喜,自以为是。遇到这种人,如果你心中对他有所不满、批评、责备,有时闹得大家不欢而散,也很扫兴,不如你说:“你真的是很聪明,俗话说‘人有七窍’,你至少已经通了六窍。”乍听之下这是赞美他的好话,但其实后面的一句是骂他“一窍不通”。

第二、有的人喜欢自吹自擂,例如吹嘘自己如何会做事、如何能言善道、交际手腕如何高明等;但实际上和他相处的人都暗暗窃笑,认为他吹牛自大。对于这样的人,你虽然不想赞美他,不能对他相应不理。这时你可以“欲贬还褒”,说“你真的什么都很好,不过就是差了那么一点,否则你还可以把自己说得更好。”言下之意就是暗示他:“你还不够好,不能自满”。

第三、有的人做人自私自利,没有道德人格,平时专门找人麻烦,甚至设计陷害别人。对于这种人,你虽厌恶他,但如果你骂他没有人格,缺德害人,他一定不服气,所以最好加上“我们”,变成“我们做人不可以缺德”。你能把好事归给他个人,坏事由“我们”共同承担,虽然言下已有骂人的意味,但被骂的人也不好反弹,因为“我们做人不可以缺德”,虽是暗讽,也是至理。

第四、骂人不能吹毛求疵,不能找人麻烦,小小事情,不值得动怒,何必动之于口,伤人感情。骂人的话只能一句,不能骂很多,也不能骂得太明白,有知识的人到底不能像泼妇骂街,只能点到为止。例如,他偷东西是贼,抢东西是匪;如果你骂他是盗是匪,他一定勃然大怒。如果你换成另一种语言说:“像你这样一表人才,应该不会沦为窃盗之流。”或者说:“像你如此温文儒雅的人,怎么可能与盗贼为伍。”给人留一点余地,留一些空间,他反而容易检讨、改过。

骂人是不得已的事情,就等于父母教育儿女,老师教育学生,没有责备,对方就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因此,即使是佛陀,有时候也会责备弟子“不知惭愧”、“不知苦恼”,甚至骂出“非人”这么重的话,可见骂人也是教育,有时难免不骂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学佛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心境

皈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不仅指一个仪式,更是一种心态...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

珍惜闻思修行的机缘条件

人身难得今已得。在六道轮回当中,人特别稀少,能得到...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海涛法师《菩提道上的障碍》

这一节课我们谈谈各位手上这一本经典,因为整个大乘佛...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

星云大师《为神鬼灵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今天要为神鬼灵只向您祈愿。 他们...

理财十事

谈情、做人、理财、处事,似乎是人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问: 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

念咒时信心最重要

从前,有个没读过书的乡下老太婆,天天念「唵嘛呢叭咪...

【推荐】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

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生命就...

检验是不是富豪的几个要素

人类更容易发出大愿:我想利益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圣严法师《平安的人间》

自序 法鼓山推动「建设人间净土」的社会运动,是以心...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佛说四十二章经》之第十章: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

罗睺罗的眼泪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