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2016/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生贪爱。是哪四种呢?比丘因为居士供养衣服而起爱着;由于乞食得佳肴而起爱着;由于床座、卧具而起爱着;由于居士所供养的医药而起爱着。因此,比丘们!有此四种因缘,令心有所贪染。

有比丘贪着所穿的衣服,当他没有得到想要的衣服时,便起瞋恚心,念头一直萦绕于此事。或者贪着食物,在没有乞得或不称心如意时,就心生懊恼、瞋恚,心中也不断地想念,希望得到好食。或者贪着卧具、床座,得不到时便起瞋恚心,甚至还念念不忘。或者贪着医药,当他没有得到所需的医药供养时,就会心生不悦,起诸想着而念念不舍。

比丘们!你们应当要知道,什么是可以亲近的善法?什么是不可亲近的不善法?如果得到衣服时,极为喜爱而起贪着,这是不善法,不可亲近;若得到衣服时没有喜好或厌恶,心中不起贪着,这是应当亲近的善法。乞食时,对于施主的供养,存有分别、好恶心,这不是善法,不可亲近;乞食时,对食物的精粗好坏不生分别,这才是应亲近的善法。同样的道理,若施主供养床座、医药时,也不应有分别与贪爱,这才是可亲近的善法。

大众应当心无贪着、亲近善法,除去心中的贪爱与一切恶法。当如此学习,方能使檀越施主获得供养僧宝的功德福报,受用无穷,最终定能灭除生死轮回而契入涅槃。”

世尊于是说此偈语:

“衣裳用布施,饮食床卧具,

于中莫起爱,不生诸世界。”

当时,在座听闻世尊教化的比丘们,个个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一`苦乐品第二十九(八)》

省思:

《华严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静菩提果。”众生因为有贪爱、取舍等染心,以致生死轮回无有穷尽。三世诸佛出现于世,就是为了教化众生出离生死;为使檀越获福而应供,与此因缘中心无分别,不生贪爱取舍,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信心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二六时中藉境练心,不生分别、处处作主,如此发精进心、长远心,最终定能契悟菩提自性,成就道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浅讲《信心铭》

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八懈怠与八精进法

在《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陀游历鸯伽国,与千二百五十...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

金地藏与九华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推荐】莫以善小而不为

母亲最近身体不适,我便请了假陪她去看大夫。公交车上...

四摄法在弘法中的运用

第一是布施 1、财布施 我们到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建立...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

近香则香,近臭则臭

佛陀在世时,得知七十位婆罗门群聚修行,佛陀觉得这群...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一、四烦恼 二、建立正确心态 三、结语 一、四烦恼 ...

斋日和斋月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

宣化上人:谁把你绑住了

以前有个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请法,他说:「请问...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赌博是五毒之首,万恶之源

赌博是五毒之首,万恶之源。赌博不仅是造成家庭不和以...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