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2020/10/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中,有一位名叫称伽拔吒的商人。他原本是一位家境富裕的长者子,后因家道中落以致贫困潦倒,亲戚、族人因此轻视他,对他不屑一顾。

他满怀忧恼地离开家乡,跟着一群伙伴到大秦国;经过多年,挣得许多财宝,决定返回故里。家乡的宗亲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在路旁摆设饮食、香花与歌舞音乐来迎接他。

称伽拔吒着微服走在同伴们前方,由于离家时贫穷且年少,如今虽得财宝却已年迈,前来迎接的亲族们都认不出来,还问他:“称伽拔吒在哪里?”称伽拔吒回答:“他在后面。”

于是亲戚们来到队伍中间又问:“称伽拔吒在哪里?”随行的同伴答:“走在前头的就是称伽拔吒啊!”亲戚们返回称伽拔吒面前,对他说:“你就是称伽拔吒;为何方才告诉我们你走在后面?”

称伽拔吒对亲戚们说:“称伽拔吒并不是我这个人,而是队伍中骆驼、驴子所背负的财物。为何这么说?过去你们轻视我、不跟我说话;现在听闻有财宝才来迎接我,所以我说称伽拔吒是后面牲口所背负的财物。”

亲戚们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明白。”称伽拔吒回答:“我贫穷的时候与你们说话,你们并不理会;现在看到我有诸多财宝,才来迎接我,所以你们是为财而来,不是为我而来。”

说这个譬喻,是在比喻世尊。当称伽拔吒变得富有后,乡亲宗族设供迎接他;佛也是如此,佛成道后,人、天、鬼神及诸龙王等皆来供养,他们不是供养佛身,而是供养成佛的功德。佛能善作如是观察,知道众生供养的是成佛的功德,而不是供养佛身;因此,佛虽广受一切诸天、人等所供养,而心中亦无增减。

如偈云:“人天阿修罗,夜叉乾闼婆,如是等诸众,亦广设供养。佛无欢喜心,以善观察故,是供诸功德,非为供养我。如称伽拔吒,指示诸眷属,称己在后者,其喻亦如是。”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卷第十五(九?)》

省思:

〈达磨二入四行观〉云:“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提示大众,当知今日所得善果,实源自过去所种善因,若能与道相应,便能不为外在的赞叹、供养所迷惑而起慢心。学佛善观察,这念心不动、时刻作主,心清净,方为真供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

寂静法师:执迷不悟

执迷不悟不光指执着错误的东西而不肯放弃,也指长期停...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承事礼佛能得五种功德

【经典介绍】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

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

弥陀光明加持,病症不治而愈

我小时候是个顽劣的孩子,尤其喜欢杀害小昆虫,曾经回...

毗舍阇鬼喻

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

如何理解众生皆平等

问: 当今社会太多不平等,而佛教里说众生皆平等,是...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

海涛法师《生命之不可思议》

生命之不可思议一 海涛 辑 1.生命是无限的。生命无始...

佛教怎么看待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

问: 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1.生平 远公大师(公元334年---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

印光大师:诚与敬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慈能予乐 佛讲,慈能予乐。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