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2017/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者阿难入城乞食。世尊身上所穿的袈裟,有少许磨损,尚未修补,欲藉此因缘让众生培福修慧,度化应度的众生。佛与阿难乞食结束后,就要返回精舍。有一位婆罗门,一路跟随来到佛所,向佛恭敬地头面顶礼,当他看见佛的容颜殊特庄严,心生景仰,但见佛身上的袈裟有少许破损,便希望发心布施供养,于是他回到家,割截家中仅有的少许上好白毡,供养佛陀,并向佛禀白:“恳请如来,接受我这块白毡的供养,用来缝补您袈裟上破损的地方。”佛随即收下白毡,婆罗门见到佛接受供养,非常欢喜踊跃无量。佛即为他授记:“你于未来二大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神通自在,相好庄严,具足如来十号的果德。”佛授记后,婆罗门便欢喜离去。

舍卫国的豪贤、长者、居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这么想:“为何世尊接受婆罗门少少的布施,却给予如此大的祝愿?”然后,他们各自都为如来破损的袈裟,供养上好的布料,或作种种的衣供养佛陀。

阿难请教佛陀:“不知世尊过去修何等善行,能令一切众生欢喜布施供养衣服?希望佛慈悲为我们宣说,令我们了解其中的因缘。”世尊说:“你们要用心善听,我将为你们宣说过去的因缘。”阿难回答:“是的,我们必当善听。”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时,正值毗钵尸佛出现于世,他的常随弟子有九万人之多。那时,有位国王名叫槃头,他的一位大臣,发心请毗钵尸佛及众僧接受他三个月的供养,佛即许可。大臣既获得佛的应允,随即回到家中,办理一切所要供养的物品。

然而,槃头王也想要供养毗钵尸佛及众僧,于是来到佛所,禀告佛陀:‘我想要三个月供养如来及比丘僧众。’佛就告诉槃头王:‘可是,我先前已接受大臣之请求,诸佛菩萨之法:既答应居士之请求,不应中途违背。’

槃头王回到王宫,告诉那位大臣:‘现在佛住在我国,我想作供养;但是,佛说你已祈请;如今你可否把供佛的机会先让给我,等我供养完毕后,你再供养佛。’大臣回答槃头王:‘假使大王能保证我身命平安,又能保证如来常住于此世间,并保证令国家长治久安、无灾难祸患;国王,如果你能保证做到这些事,我愿意打消原先的打算,让国王先供佛斋僧。’槃头王暗自思忖:‘我无法保证办得到这些事。’于是,他对大臣说:‘那么,改成你先供养佛一天,接着再换我供养一天。’大臣答应了这个办法,与国王两人轮流互设斋会,供佛斋僧,满足了各自的心愿。那位大臣并为毗钵尸如来办置三衣,供养丰足,还供养九万多位比丘们每人一件七衣。

阿难当知!当时,以上好衣服供养毗钵尸佛及僧众的大臣,正是我的前身;正因为我生生世世修福、培福无有厌足的因缘,如今自己得这些福报,今悉自得,终不唐捐。”

当时,阿难与诸与会大众等,听闻佛陀的开示,欢喜勤修善法、培诸福德之业,人人欢喜踊跃,发愿顶戴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十三·梵志施佛纳衣得受记品第五十五》

省思:

布施是六波罗蜜行门之首,能让行者放下贪爱执着,趣向佛道。故事中佛陀以己身为例,由于过去以清净、无求之心广植福田、广修布施,而能得大功德、大福报,所谓种善因、得善果,因缘果报之理真实不虚。然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体察无常之理,时时精进,勤策身口意三业修六度万行,培福修慧,未来一定能随心满愿,圆成佛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

股神巴菲特:我为什么要捐掉99%的财富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

【推荐】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宣化上人:供花功德福无边

我们光听佛的名字,一历耳根就可以有大功德,何况你自...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实了

我们若学菩萨,想离苦得乐,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下施...

比丘与田主人

从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往...

挫折与收获

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

暑期百万佛号闭关经历及感悟

闭关经历 去年暑期,因缘和合,我参加了庐山东林寺八月...

我们的缘分真的结束了吗

这是前几个月刚发生的真人真事,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年轻...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光山开山以来,许多年轻人跟随我奉献青春岁月,日夜...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富有哲理的五个不能

世间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

三进三退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

臭女净心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

如何克服交流障碍

网友:法师,我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也许应该结束了,...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

蔡礼旭老师:孩子饭前的感恩

孩子常常把他们所学到的表演出来。 有一次,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