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南怀瑾老师  2013/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有一首诗,我改了一改,因为不是我有意改的,是它要改:“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世事循环望九州”,世间的事情就是旋转,跟圆圈一样循环的。望九州,中国人有九州,世界有九大洲。“前人财产后人收”,前面发了财的人永远是你的吗?不会的,会到别人的手上去了,所以说“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后人有了财产你不要高兴,“更有收人在后头”。我看了九十年看了这么多,升官这么大,发财这么厉害,到最后都没有了,所以说“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在道理上要懂得是非你之所有,不是你所有,属于你所用,归你所用。财富永远不属于你,只是给你所用,不是你所有。赚了一块钱,你只能够五分之一归你用,任何一个人赚一块钱,一块钱赚的五分之一给你。第一份是政府,第二份“土匪”要抢一点,所以你赚的钱这两份要扣掉,王贼要扣掉,你只有五分之三。然后疾病生病你要扣掉,还有眷属、父母、朋友、灾难,所以只有五分之一被你所用,并非你所有,你还是两手空空。所有人财富的道理都是这样。

希望把自己的人生的理念搞清楚,有自己的商业道德行为,这是最重要的,不能够依赖政府、不能依赖社会,要帮助政府、帮助社会,自律的发展起来,这是我今天浓缩时间最后一句话贡献给大家的。

钱财不是固有和固定的,是无时无刻都在地下潜行的,今天归你,明天不知在何方。财富易手,都是常态,真正的智者,要按照转换趋势对事业进行散布,按照天下财富共有的规则要有意识地进行散财,按照智性是本、理性是道的要义对情绪进行控制和散发。散布,是事业布局;散财,是财富布施;散发,是情绪布防。

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赚点小钱有点积蓄,远没达到人们现代观念上财富的标准、厚度,虽不会有“在巨富中死去是耻辱的”担心和恐慌,但也要尽量做到按照天下财富共有的规则有意识去散财、布财,帮助那些被灾害、盗贼、健康等原因掠去财富的人。

南怀瑾的财富观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看清了财富的去向后,我们可以积极地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省去一些“去病所有”;教育好子女,警惕骄奢淫逸、保持简朴生活习惯,杜绝“恶之所有”;勤学多思、注意安全、学会辨别和判断,减少“盗贼所有”和“灾害所有”;心态坦然平和,保证“王者所有”。以更加平和的心境淡然地面对财富的得与失。

财富的去向已明,对于财富来路的追逐也没必要太过执着了,不必太过舍命赌气聚财。当然,你尽可以有追求财富的念想,一夜暴富的奢望,但终究应拿得起,放得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

讲个故事吧。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佛说布施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刍众...

不要当「富裕的穷人」

我们在讲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之时,很多人都会想到看...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清净的布施才能得真正的福报

福报是修来的,功德是学来的。我们真正能学修舍心,真...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

生活,就是体谅和理解

生活,就是一种体谅,一种理解。懂得体谅,懂得理解,...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问: 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

亿万人心中的菩萨--证严法师

数月前我就听说,只要是世界上稍微有点影响的灾难,发...

为何吃亏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

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问: 我现在诵经与打坐同修,自打坐后我的胆结石病不...

皈依的三种目的

虽然皈依的具体目的千差万别,但归纳而言,就有三种不...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吕颂贤博客承认已皈依佛教 坚持素食十几年

香港影星吕颂贤在博客中承认自己已经皈依佛教,并且十...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