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2019/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一旦拥有了财富,你将如何使用它?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其实,钱财积累得越多,人的执着和妄念就会越多,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财富呢?那就得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首先福德是你的财富,其次信、戒、惭、愧、闻、舍、慧这七种财富是真正解决人生问题的财富。

有一次,一位容貌、形色绝妙的天界众生,到祇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说:“什么东西火烧不掉?风吹不散?即使大地全毁了,也不会流散?连专门抢夺别人财物的恶王与盗贼,也抢不走?哪种宝藏始终不会亡失?”

佛陀回答说:“福分是火烧不掉,风也吹不散,恶王与盗贼,任他抢也抢不动,即使大地全毁了,也不会流散。福分乐报宝藏,始终不会亡失。”

有一次,佛陀到乔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一天近午时分,乔萨罗国波斯匿王来见佛陀,佛陀招呼他说:“大王!都中午了,您从哪里忙完过来的?”

“世尊!今天舍卫城有一位名叫摩诃男的大财主去世了,他的财产没有儿子可以继承,我就是去接收他的财产,刚忙完过来的。世尊!您可知道他有多少财产吗?光黄金就有八百万,白银更是不计其数。可是,世尊!您知道吗?这么富有的大财主,吃的竟是发酸的杂米粥,穿的只是三片粗麻布缝成的衣服,乘坐的是一辆老旧破车,车子的遮阳伞盖,还是树枝、树叶搭成的。不曾听说他会布施给沙门、婆罗门,也不见他帮助过贫穷、急难的人,每次吃东西时,一定关起门来,不让那些人看到。”

“大王!这样的人,不是堂堂正正的人,不论他多富有,充其量也只是个卑贱的穷人罢了。有财富而自己不用,也不供给家人使用,不用来体恤仆役、结交朋友,也不用来供养沙门、婆罗门,以广植让自己生天的福田,不做这样正当的花用,财富也无法一直留在身边,不是遭国王没收,就是落入盗贼之手,或者毁于火灾、洪水,再不,就是被自己不喜欢的继承者接收。

大王!财富不作正当的分配运用,就等于是没有用的东西一样。就像在一个无人能到之处,有一池甘美甜净的水,但没有人能够享用,最后,渐渐干涸消尽,又有何用?

所以,大王!应当善用自己的财富,让自己、家人、仆役、好友能够受用而喜乐,并且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广植自己生天的福田,这样,才能使财富成为有用的东西,而不致于到最后变得一场空,浪费了有用的财富。”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伽的大臣来见佛陀,告诉佛陀说:“真稀有啊,大德!此地的财主弥伽罗,真是富有啊!”

“郁伽!弥伽罗长者怎么个富有法?”

“大德!他拥有上亿的黄金,白银就更不计其数了。”

“郁伽!这些黄金、白银,算得上完全是他实在的财富吗?我不是说这些不是财富,但是,郁伽!你所说的这些财富,是火、水、王、贼、怨敌、继承者所共有的啊。郁伽!只有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等七种财富,不会与火、水、王、贼、怨敌、继承者所共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当金苹果向你飘来

张三去一口深井挑水,忽然有一只光彩夺目的金苹果飘来...

81亿美元留不住儿子出家的心

马来西亚第二大富豪安南达克里斯南拥有81亿美元身家,...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

孝顺儿女,孝顺孙

在佛教里经常可以听到冤亲债主这个词,其实大家都是冤...

人是如何来投胎的

人做人的时候,是由第八识先来的。这个第八识,就是这...

吝啬鬼伊利沙

有一个人名叫伊利沙,富有万贯家财。但他生性吝啬,从...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

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

邪念一动,就是罪业

对于邪淫的意乐(意乐,包含想、动机和烦恼三方面意思...

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

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

(1)优婆塞: 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记住别人的好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 对我们...

济群法师《普贤行愿品》

第一章 导论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

走运与倒霉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

如何让孩子也来学佛

问: 请师父开示,小孩子经如何让他走入佛堂念经,或...

在餐桌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有人说,从一个孩子在餐桌上的吃相,就可看到他背后家...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如何减轻或断除对身体的执著

问: 修行人该如何减轻或断除对自己身体的强烈执著?...

宣化上人:改恶迁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