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如何让孩子也来学佛

明证法师  201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师父开示,小孩子经如何让他走入佛堂念经,或来听闻佛法?

明证法师答:小孩子,如果能够生在居士家里,大部分的小孩子在他上一世,临终之前曾经发过愿,愿我生生世世,生在学佛人的家里,能够早闻佛法,由于他有这个愿,所以他会投生在学佛人的家庭里,都是非常有善根的小孩,这样的小孩一般来说,比较乖,他不乱闹,长大以后心地也比较善良,多做善事,不愿意造恶,家长如果认真观察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都是因为有善因缘,才能来到父母的家里面,这样的小孩子稍加引导,就会跟大众一起到佛堂来学佛,如果有的小孩子,你怎么跟他说他也不愿意来,来了他也不学,你让他拜佛,他不拜,你让他念佛,他不念,这不是善因缘,有另外的因缘投生到你家里,投生到家里一般是四种因缘 。

这很多法师都讲过,一个讨债,一个是还债,一个是报恩,一个是报怨,就这四种情况,他要是来讨债的,来报怨的,他就不会听你的话,你跟他说什么也不行,因为他本来就是你的仇人,他不要你的命你已经万幸了,他会把你的财产都给你耗光了,他耗你的财产,不是当土匪去抢你,这不可能,孩子抢父母,这个事太稀奇了,没有,他长得非常乖巧,但会不断地生病,把你的钱都用在治病上,等把你的钱都花光了,他讨债讨得差不多了,好比往昔你欠他一百万,然后他就死了,你白忙一场,这小孩子不在了,讨完了就走了。所以,这样的小孩子走了你也不必太痛苦,本来就是来讨债的,你还他了,好了,两清了。

所以有的小孩子你慢慢引导,他会渐渐地学习,有的小孩子你怎么引导他也不会学习,那我们尽我们的心,尽我们的力就好了,不能够勉强,只能随缘,有的人对这个道理听不明白,你怎么给他讲他有情爱,有执着,那我来给你作其他的解释,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的家族被琉璃王灭了,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去救他的家族,目犍连不懂,目犍连去救,把释迦族的人放到他托钵乞食的钵里边,拿到很远的地方打开来一看都是血水,能救的是因为有善因善缘,所以可以救,能救的是因为业果还没有成熟,还有挽救的余地,如果没有余地了,下功夫也没有用,所以,释迦牟尼佛只是表示我是释迦族的人,两次在路中间坐着阻挡琉璃大军,琉璃王一看,也给面子,两次都回去,第三次佛不是坐在路当中,而坐在路边了,因为知道,即使坐在路中间琉璃王也会绕过去,继续攻打,没有办法 。

另外,释迦族各个都英勇善战,并不是没有反抗能力,但如果反抗起来必然两败俱伤,就算琉璃王大军强大,释迦族也并不弱到哪里去,或是拼杀,不是释迦族愿意发生的,所以,他们都不拿武器,完全不抵抗,因为全部的释迦族人都学佛了,他们不杀生,都受五戒了,所以任凭琉璃王大军杀戮,他们不抵抗,因为不抵抗,所以都被杀掉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琉璃大军过河的时候都被洪水冲走了,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冲掉以后他们都落到地狱道受苦去了,而释迦族人被他们杀了以后,都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还要看本质,看最后的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问: 文殊菩萨跟地藏菩萨给您不同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 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

为什么会生不孝顺孩子

问: 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儿女,可是儿女偏偏都很坏,...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 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 大安法师答: 其...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

如何释怀过往的痛苦

问: 对过往的痛苦,内心总无法释怀,该怎么办? 索达...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

植物也是生命,难道不是杀生吗

当我向别人阐述为什么我们要吃素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反...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站着被烧焦的鸟

1996年3月,一则极为感人的有关动物的新闻在全美播放:...

什么是运气?运气就是福报

我们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平常要从事自己的事业。即...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

【推荐】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十二光如来,首先看无量光。这个佛证到了心性的无尽的...

广修福德,相好庄严

《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

如何避免成为金钱的奴隶

问: 如何正确对待金钱,避免成为金钱的奴隶? 索达吉...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

失望的牧牛人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性如灰

一位修行的人,一直以性如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