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虚云老和尚  2018/07/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

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

二、名字即。闻说一实菩提之道,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

三、观行即。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

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

五、分证即。始断一分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此后九住乃至等分破四十一品无觉四十一位,明,分见法性。

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品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即妙觉也。理即虽说众生即佛,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古德几十年劳苦修行,于理虽已顿悟,还要渐除习气。因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

既然理即佛了,我们与佛有何分别呢? 自己每天想佛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么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不得主? 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 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金光明经》上说: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涌出。尔时世尊,即礼拜此塔。菩提树神白佛言:何因缘故,礼拜此塔?

佛言:善天女! 我本修行菩萨道时,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有是身,令我早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 阿难,过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罗陀,时有三子,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饥饿穷悴,身体羸损,命将欲绝。第三王子,作是念言: 我今舍身,时已到矣。是时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愿,愿自放身,卧饿虎前。而以干竹,刺头出血,于高山上,投身虎前。是虎尔时,见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涕泣。悉皆脱身服御?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名礼塔往昔因缘。

你看,这不是佛的行为和我们不同之处吗? 舍身饲虎,不知有我,我相既除,怎能不成佛呢? 我惭愧得很,跑了几十年,还未痛切加鞭,放不下。不讲别的,只看二六时中,遇境逢缘,看打得开打不开。年少时在外挂单,不以为然,至今才知错过了。在教下听经,听到讲得好的就生欢喜,愿跟他学。听讲小座,讲得不如法的,就看不起人,生贡高心,这就是习气毛病。在坐香门头混节令,和尚上堂说法,班首小参,秉拂讲开示,好的天天望他讲,不好的不感听,自己心里就生障碍。其实他讲得好,我又学不到行不到,他好与不好,与我何干? 讲人长短的习气难除,上客堂里间春谷子,说哪里过冬,哪里过夏,哪里茶饭如何如何,哪里的僧值如何如何,维那和尚如何如何。说这些无聊话,讲修行就是假的了。

名利两字的关口也难过,常州天宁寺一年发两次犒劳钱,平常普佛,每堂每人赚钱十二文,他扣下二文,只发十文。拜大悲忏每堂每人六十文,他扣下十文,只发五十文。七月期头,正月期头。凡常住的人,一律平等发犒劳钱,就有人说多说少的,这是利关过不得。一到八月十五日大请职,别人请在前头,请不到我或请小了,也放不下,这是名关过不得。既说修行,还有这些名利思想,修的是什么行呢? 事要渐除,就是要除这些事。遇着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眉毛一动,就犯了祖师规矩。听善知识说过了,就勿失觉照。凡事要向道上会,道就是理,理者心也。心是什么? 心就是佛,佛者,不增不减,不青不黄,不长不短,如《金刚经》所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透得这些理路,即和佛一般,以理治事,什么事放不下? 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 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会取法性如如,各人打起精神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

济群法师: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问: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济群法师答: 情,来自...

松开手你可以拥有更多

在我为管理者做的培训中,学员们常常分享他们的心得体...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占有的勘破

在家人总是对家充满着执著,可以说,家就是执著的堡垒...

「无我」的简单解释

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

邪师骗子都是利用我们贪婪的欲望

问: 法师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个人...

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

惟贤长老《论「香光庄严」》

我这次经过广德寺,很欢喜,也深切地受到感动。因为本...

保护动物的权益

著名川菜掌中宝:活生生将鸡的脚掌心割下做成菜。一盘...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小人也可以转换成贵人

生活中,有人被他人捉弄或陷害,于是把称对方是小人,...

相由心生可以实例证明

现在我们知道了,外界其实跟我们晚上做的梦,梦里看到...

素食主义是一种文化行为

我吃素基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我认为吃素,身体营养不存...

净念相继如母忆子

讲几句用功的话。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

杀业积久,则爆发灾害

众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贪瞋痴,发而为事,则无非杀...

【推荐】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