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太虚大师  2014/10/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谓迷世间法是众生,觉世间法就是佛。若问众生迷的什么?可答云:就是佛所觉的。问佛所觉的什么?亦可答云:就是众生所迷的。是故佛与众生,本是一法,更无别法,只有迷悟之分而已。

但现今世界上人,往往自命为聪明,不以为迷,孰知此正是其迷处!彼等所作一切事,都为著这一身,执此身为我。若问此我是何状,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则茫然不知!但以为就是这数尺血肉之体、与几十年的生存而已,过了这几十年,血肉之身死灭了,则我亦没有了。如此看来,人生世上没有一点意思!且人人以为死了就完了,遂敢在这世界上胡作乱为,强陵弱的,众暴寡的,无所不为!以为既无善恶报应,死了即无事;但就现前的血肉身认定为我,凡我身所需要的衣食住财产等,专一贪求无厌,若贪求不得,就发愤怒,与人争斗,此皆由于不明白各自的真我,仅执定这个假我为是,所以作事不循道理。

若问真我在那里?如何去明白他?则亦不必说远,亦不必说他个特别的名字,但就世人说死了就了的里边,找出一个死而不死的东西来就是。这东西如何找出呢?就显浅说,世人到了死的时侯,其身虽然将死,其心尚挂念父毋妻子财产等,不随他死;又如自寻死路的人,大半因为对不住人或受不住苦,就想将此身自杀,离开了他,孰知你纵自杀其身,而此为主要自杀的心,并不同他一起死,此不死的心,就是真我。

从无始以来,尽未来际,任你经过几千万亿年,总是不会断灭的;不过、随生前所造的善恶业,轮回于六道中。如生前作事规矩,造善业,死后再变人身,善少的作平常人,善多的作富贵人,善更多的或生在天上作天王天众,享天上的福。若生前作事不规矩,造恶业,死后就不必得人身了,或变畜生,或变饿鬼,或入地狱,都随他恶业的轻重为转移。但人在世上,作善者少,造恶者多,所以佛经上说人身难得,就是这个缘故。

如前所说,既知我们有不死的心,不灭的真我,则知我们平常所执的假我,所谓数尺之身和几十年的生命,都靠不住,势必力求觉悟我们的真我。当知这不死的真我,本来不消为他贪求衣食住功名富贵等,他于这等事全不用著;且彼本来清净圆满,道德品行俱高,才能知识并美,万事俱足,全然不要外求一点。只为世人都迷了他,不知去享福,反以执著现前的假者,事事贪求,造无穷恶业,竟累他时常堕入畜生、饿鬼、地狱等三恶道中,就如奴隶犯法连累主人的一般。由是以谈,我们说学佛,并不是学一种奇怪的法术,只是要觉悟我们平常所迷的真我。真我既明白了,则知不要再为这假我去贪求,于是各人循著世界正当的道理作一切事,自然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各得其所,国家也可安宁,世界就此和平。

况平日习惯作好事,造善业的到临命终时,这种好习惯仍然现于心上,真我乘这好景象遂去受生为好人。若平日习惯为恶的,到临终时好景象总不会发现,一定只有恶景象,真我乘著恶景象就往三涂受苦去了。由此看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虽是这死而不灭的真我去受,实在都由平时造善恶业成了习惯,到他日受苦乐报,丝毫不能改易了。是故我们要想现在作个好人,将来得好结果,务须先觉悟这不死的真我,照著世间正当的道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造成一种好的习惯才是。

上来所说,照世间法去止恶行善,固然获得福报,后世为好人或上天作神等,但总在三界轮回之中,福尽还堕,罪灭复升,时上时下,头出头没,终是危险!若要真实离苦得乐,求一万全之策,只有一个念佛法门,更没有再好了!此法门是释迦佛的大慈悲心,怜悯众生自力不足,不能一生修行即了生死,一生不了再转一生,容易迷惑,若造恶业,堕落三涂,前功尽弃!于是教人但念阿弥陀佛,求佛力加被,虽自力薄弱,亦可借佛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彼土,永不退转,所以最为安全。

盖我们现住的娑婆世界,是此土众生恶业感召的,故现种种苦恼不净;彼之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及诸菩萨善根力结成的,故现七宝莲池种种快乐境况。但彼土虽隔此世界十万亿佛土,若求往生,亦不为难。但照前说,平日知道止恶行善,更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往生。因为阿弥陀佛原来造彼世界,并非专为自己享受快乐,是要接引十方苦恼的众生去同享快乐的。他既有此心愿,我们若又发心求往生,则佛的心与众生心两相感应,就如打电报一样,这边发机,那边就知道了,不费多少时间,又不须走一步路,只要你念他,他就决定来接你去生。以此言之,阿弥陀佛的大愿,譬如大轮船、大火车,不信念佛的人,是不肯上他的船和车,信念佛的人,如上了轮船、火车,无论什么不中用的人,卧在船车内不作一点事,也就到了。所以念佛这个法门,是千稳万当,不问上中下三等人都能修行的。

就今日所说,总括大略,是说佛法都在世法中,不必去求诸远,但觉悟我们这死而不灭的心,依世上正当道理去作,培其善根,再加念佛,则决能往生净土,了脱生死,成就佛道,这就叫作学佛。所以、我说学佛并不要离了世间法去学。就诸君今日职位言,是在警界,正好就警察中应作之事,一一作得合理如法,与佛法不相违背。

更加以念佛,则现前几百警察,就是将来几百尊佛。佛远乎哉?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大宝积经》中佛陀开示修行的四十法

第一、想得到端正的身体,要做到: 一、对恶友不起嗔...

出家忧道不忧贫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

星云大师《四种忍》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

修行要勇于对治自己的习气

一个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治疗,学佛...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

理想的美容方法

禅与美容,人们大都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说起...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羡慕嫉妒恨

现在有个词儿叫羡慕嫉妒恨,这是现代人很容易犯的毛病...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问题一)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念佛是念...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 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

十种往生法门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女人临产的禁忌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