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2013/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更积极去放生,变得慈悯生命;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从内心谨谨慎慎地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气。周遭旁人的缺失过错,都如同菩萨示现,像一面镜子提醒著我们别重蹈覆辙。

没有“以戒为师”,把目光放在学佛的细枝末节上,自然会引起混乱,不知所宗。甚至会导致上面所说的严重副作用。我们学佛怎样看自己有无进步?那就看看自己杀盗淫是否避免了,恶语、妄语、绮语、两舌的话是否还挂在嘴边?自己的心里贪欲、嗔恚、骄慢、嫉妒、邪见是否还蠢蠢欲动?这些就是标准。这个标准每个人都能搞清楚。每个人都能知道。

学佛怎么学?就是要学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偷盗、不嗔恚、不骄慢嫉妒、不邪见。这个标准不仅我们自己衡量,别人也会衡量我们,我们学佛与否,别人很容易就知道,他可能不知道这个标准,但是他知道你身上起什么变化。

如果有一个‘老师’告诉你,不必去学什么戒律,不必修什么善业就可以成佛,就可以如何如何,乃至身体力行去做恶,那么一定要分辨清楚。远离这样的人。远离这样的恶友。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现在能深明因果,了知是宿业感现,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面对世间的苦空无我,能生起出离心;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欢喜,龙天护持。

南无月光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寂音如来!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处理不好情绪的三种方法

如何对治修行和生活中的种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

修行人不要说狂话

修行人,别说什么你有真正的定力,你若想有真正的定力...

惟贤法师:佛教日常生活的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

在每个修行的层次里都要取舍因果

佛讲,众生有三种根器:有求佛果的,有求解脱的,有求...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路边的「阿弥陀佛」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世上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

原来我这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