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不为外境所动

2012/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和毗留奢那阿修罗王一起来到佛所,威光炽盛,他们恭敬地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两位的光明照耀令只树给孤独园犹如白昼一般。

此时,阿修罗王说:‘一个人若常精进不懈,必能所求如愿。既已求得义理,就能安隐得到快乐。’随后,帝释天王也说:‘一个人若常精进不懈,必能所求如愿。既已求得事情之成就,而修忍辱之行则是最为殊胜。’

接着,帝释天王向佛请示:‘世尊,我们所说的何者是有利益的?何者又是无利益的呢?’佛为释提桓因开示:‘能善分别者,都是善说。一切众生为了追逐利益而随心所欲,而这些只要藉由精进勤求,必能有所得。但在事情成就后,仍要行忍才是最为殊胜,所以应当修持忍辱之行。’

帝释天王及阿修罗王闻佛开示,法喜充满,顶礼佛陀后各自返宫。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世间万物有成必有坏,若只着眼于现前的成就与荣耀,就容易在顺境当中得意忘形。若未能体悟无常之理,则在人、事、物由成转坏之时,就会无法接受变异,因害怕失去或改变而苦恼、恐慌。人生不免遭遇顺、逆境,不论是遇到好的境界,或是不顺意的境界,都要能不为外境所动,时时安住在善念、正念上,能忍自安,身心就会得到真正的安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顺境时要收心,逆境时要放心

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在的境界转变,或者喜欢什么,或者...

心不随境转,即得大自在

一切显现就是因缘和合。有因缘就能见到诸物,无因缘就...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

宣化上人的新年祝福:凡事忍耐受得了

先祝你们各位新年快乐! 本来我想很早就到这儿来,但是...

求之不得的违缘障碍

如果今天我们突然得到了好多财富,心里会非常高兴。同...

敲木鱼

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

在职场中坚持学佛,还要如法持戒,这确实很不容易。但...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五戒之戒相释

1、杀生戒 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贤惠的妻

一个家庭里,丈夫要能干,妻子要贤惠,才能共创幸福的...

凡事推因验果,皆可论及过去与未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

青年们的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

海獭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为孩子喂奶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 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