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圣严法师  2017/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瞋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够顺自己的意就不会起瞋心,偏偏世间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于是心中常常有火气,火气就是瞋。象是怨恨、愤怒和仇视,这些都是瞋。

瞋心实在很伤人,只要一生气,身体的细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以及身体上的疾病。所以,瞋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而且,生气也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等方式处理事情,除了会让人一时之间有点怕你之外,根本无济于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来处理,才能真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机率通常比较高;而时时动瞋火的人,因为大家都怕他,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们要多下工夫修养自己的脾气,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瞋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确实体认到起瞋心是无用的,只有不瞋,对自己才有好处。因为当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生气只会变成互相谩骂或是肢体冲突,是损人又不利己。因此,我们应该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且体谅对方的苦衷和用心,这样瞋心就会减少了。

有的人动不动就爱生气,明明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发火,可是习气实在很难改。遇到这种连观念都用不上的时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还能够呼吸,实在是太幸运了!」那么,情绪就会慢慢地稳定下来。

面对别人发火生气的时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发生。因此,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还大。忍辱不仅是对逆境现前要忍,对顺境也要忍,因为顺境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点挫折,瞋恨心马上就会生起。所以,能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误以为忍就是逆来顺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会说:「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实,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因为只有先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后,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忍辱。

瞋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总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见、得失和面子。其实很多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一点面子问题,就和别人一争长短,甚至拚得你死我活,实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压制别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瞋心时,对方是不是也同样会起瞋心?如果两人都生气的话,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如果是自己起瞋心而对方不起瞋心的话,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为发脾气的人是自己,对方并没有发脾气。即使对方也受害,但相较起来还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损失大,而对方的损失小。想通了这一点,下次瞋心又起时,就会先留一个退路给自己,同时也给别人一条路走,这样彼此就能够畅通无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

泥泞路上的脚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刚开辟时,一片刺竹荆棘,到处深壑崎岖...

在家学佛逆缘多,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问: 在家学佛逆缘多,怎么对待和处理才如理如法?如...

达真堪布:在逆境中守护誓言

现在修持佛法的人多,但是真正明白佛法的人很少。希望...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外在的困难是历练成长的助缘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能离苦得乐...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圣严法师:行善的人快乐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

如何来对治散乱心呢

当年老子曾经预言,过度沉溺于物质刺激,人会昏迷、散...

八佛名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

学佛之人的四种感应

佛法是妙法,绝定兑现,兑现是兑现但要符合因果,你不...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

心量大能量就大

在心量和能量之间,心量是基础。你有这么大的心量,才...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