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2010/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自恣、佛欢喜日的到来。随着世尊在此结夏的众多比丘,正忙着浣衣、薰钵、染补整装,突然间,一阵喧嚷划破林荫深处的静谧:‘谁想多修点福报、早日成佛呀?快来帮我忙啊!’

当大家循声而至时,发现一个老比丘抱着衣服坐在地上,满头大汗地摸索着,只为了让细线穿过缝衣针的针孔。

此时,一个身影安稳地落在他身边,轻巧地接过他手上的针线。‘尸婆,交给我吧!’他听到不可思议的熟悉音声,安祥地抚去了所有的惊惧……‘世尊?!真的是您吗?’手上的衣服也被接了过去。‘尸婆,能为您做些事,真是我的福报,很感恩您给我机会。’四周的一片哗然,证明了尸婆的猜测。

‘福慧两足尊的导师啊,您于三大阿僧只劫勤修菩萨道,发广大慈心,具足六度万行,烦恼漏尽、功德圆满,贵为三千大千世界的教主,怎么还需要为一个老朽之人,做这么微不足道的事,来求索福报呢?’所有僧众都好奇地停下脚步。

‘尸婆,这是我过去生所发的坚固誓愿,尽未来际亦将始终如一。’世尊娓娓道出这段因缘……

久远劫以前,波罗奈国非常丰饶安乐,这是因为乐善好施的国王尸毗,总是竭尽所能来满足人民的一切希求,即使舍头目脑髓,也在所不惜。如此精诚所至,连天宫也受到撼动。为了试炼尸毗王的愿心,帝释天王决定化身为一只大鹰,飞到他的面前:

‘仁慈的王啊,听说您最喜欢布施,从来不忍拒绝别人,所以我特地前来相求。’

尸毗王当下欢喜地允诺:‘您需要什么尽管说,我绝不会悭吝不舍。’

大鹰说:‘我不为金银财宝而来,唯求您布施双眼,作我一顿大餐,您舍得吗?’

听到大鹰的愿望,尸毗王满心欢喜,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的宝刀,自剜双眼,布施给大鹰,丝毫无有畏惧悔恨之意。霎时天地间六种震动,诸天散香花雨歌咏赞叹。大鹰问王:‘失去了双眼,你从此便活在黑暗之中,当真不后悔?’尸毗王十分笃定地说:‘请诸天为我证明,若我确实无丝毫退悔之心,当令我的双眼完好如故!’刹那间,国王的双眼奇迹式地复原了,而大鹰也恢复了帝释天身,赞扬大王不可思议的发心功德:‘您如此难舍能舍,将来必受帝释天或人间转轮圣王的殊胜福果……’然而尸毗王摇摇头,说:‘天上人间的世俗荣乐,终会生灭,而我希望以此布施功德,回向令我来世得成正觉,度一切众生了生脱死!’

世尊告诉比丘们:‘当时的尸毗王即是我,已乘愿圆满正觉;而大鹰便是尸婆老比丘。由于我曾允诺一切乐求悉令满足,因此能不舍纤毫小善,于积聚福德道上,永无疲厌、永不得少为足。’听到世尊的开示,众比丘们都惭愧不已,从此奉行世尊的身教、言教,常行菩萨道,永不退转。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四》

省思

最有福报的人,不是福报最多的人,而是最懂得把握修福之人。人天福报终有生灭,而时时刻刻都能‘随喜功德’、‘众善奉行’,时时刻刻都能安住在正念上,便有无尽的承担力。所谓‘无尽众生无尽事,无畏方为如来子,一肩挑起莫踌躇’,心量扩大了,便永无弹性疲乏的时候。

得少为足是自我提升的一大障碍,故 《七佛通诫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菩萨于三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以此调伏懈怠心、憍慢心,于一切有为法之中‘修无修修,行无行行’,真正无功用行,才能以正精进,于一切时都在广集福慧资粮,自信己性,终至圆成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宝手比丘

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

取之不尽的二枚金币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常随弟子有千二百...

由于这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没有病苦

舍药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法布施决定得聪明智慧

这个我挺有经验的,我念大学以前嫉妒心比较强,这个我...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

求不死之火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亲身经历的观音菩萨灵感事迹八则

信佛前后都听过、看过别人讲菩萨灵感的事迹,然而我和...

不安分的牛儿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多烦!其实,这都是因为「想不通...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出家人是世界的大轴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 导语: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直...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

大安法师:往生极乐要如何发心

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