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出家人的戒刀

宏海法师  2019/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讲一件可能不太为人所知的法器,叫戒刀。一般说起出家人,至少有三样刀要拿得起来,一个是做饭,叫菜刀。你发心出家到寺院里面,为了给你培福,一般的都先去大寮,大寮是什么呢?就是厨房。所以你要拿起刀子就能切菜,大丛林里边几百号人,早上的这个菜,午饭的这个菜全部得切出来,叫菜刀。第二把剃头的,剃刀。为什么呢?月半,初一十五的时候要剃头,要沐浴,这也是这个吃喝拉撒睡生活中如法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剪刀,得会做衣服。那我们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个戒刀呀,其实源于就是比丘做衣服。

当时佛在印度,看到他的比丘弟子里边有的人为了做三衣,就是袈裟,做三衣的时候不会用刀子去裁,就用手去撕,很好的这个布料就被手给撕破了。那么佛就看到很浪费很可惜,从此就允许他的弟子们带一个刀。所谓的戒刀。

当然这个戒刀对于比丘们,还在生活上还有其他方面的用处,比如说这个割皮,削指甲呀,如果身上有这个疮什么的,可以把它刺破,乃至衣服上有这个毛把它刮一刮,来了水果也可以把它给弄得干干净净的,这些用途吧。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法器,是比丘随身带的十几件东西之一,那么还是表法的居多。有一种说法,你看僧人穿的褂子上面,它这儿有连这么两片儿,说是叫稳带,也有表就是说类似于戒刀这个提醒作用的。当然在佛法的修学中,一定是要勤修戒定慧,是以戒为基础,以慧为旨归。

那这个戒刀其实在我们东土的僧人,特别是在禅门里边,也起了非常大的护法作用。

你比如说众所周知,当时达摩祖师来到东土不是面壁九年吗,二祖慧可去求法,达摩祖师说我这个法是佛祖老人家长劫以来修行的圣法,轻而易举就能传给你吗?那我们都知道这个慧可大师为了求法,立雪断臂,大家都知道他站在雪里边,他把胳膊砍了,拿什么砍的呢?就是戒刀。所以你看他就成了护法啦。

更为有名的一个禅宗的公案上就是讲到,有一个俱胝禅师,俱胝禅师他的开悟因缘是得法于黄龙禅师,当时向黄龙禅师请法的时候啊,黄龙禅师什么也没说,一个指头给他看。由于这个俱胝禅师从黄龙禅师那儿得的这个法,所以每当有人来问话求法的时候,他也就什么也不说就给竖一个指头。

你是这个根机相应了,你就开悟了,二话不说。就像我们现在所谓的一指禅,结果有一段时间这个俱胝禅师要外出,云游去了,有法务,他的一个侍者一个小童子,也看着师父天天在给人使指头,来了客人一问,他也效仿着看模学样地给伸了一个指头。

后来这个俱胝禅师回来了,回来了以后就知道这件事了,他就把戒刀藏在自己的袖子里,藏在自己的袖子里就去跟这个童子就说话去了,问话。说什么是佛,这个童子不是学着他嘛,下意识地就把一个指头举起来,刚刚把一个指头举起来的时候,他用戒刀噌地就给他割掉了。

割掉以后,疼得这个童子哇哇大叫,平常装模作样的,这个时候感觉到疼了,结果这就是根器熟了,这个俱胝禅师就马上地追问他,说什么是佛?结果这个童子又下意识地把这个指头要举起来的时候,这个指头没有啦,言下开悟了。

所以虽然是一把戒刀,真正起的就叫勤修戒定慧。由借一个刀的因缘,把烦恼我执一砍,智慧就显现了。希望每一位修道人都有自己的戒刀,并且能够在紧急关头能起到大成就的作用。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

40岁还未结婚,如何面对长辈的不理解

问: 我已经四十岁了,最近几年努力修行佛法,常常参...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

白隐禅师的「只手之声」

有一位沙弥南利,每天看着师兄们早晚都到禅堂里参禅,...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

奢侈折福又折寿

我们看清廉是结果,节俭是根源,所以教育都要找到根才...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宣化上人:佛光普照

佛光普照,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心。把众生的心...

夏莲居老居士:老实念

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 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

口业的四种

佛教把口业分为四种:恶口、两舌、妄语、绮语。 恶口...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

放下万缘单提一念

一、劝不可减少念佛时间以习定 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

话说得失真

《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