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2012/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在此种情况下,瞋恚、贪执、愚痴、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强烈地涌现。虽然我们拥有了珍贵的人身并且希望修持佛法,但是,有时候这些极为剧烈的烦恼心不断地升起,使人有完全被淹没的感觉;这些极为强烈的烦恼障使人想要放弃佛法的修持。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一定要很仔细地察看、了解状况,然后精进不懈的以某种方法加以对治 。

第二种逆境是恶友的影响。虽然我们知道佛法的利益,也希望能好好修行,但是却因为受到恶友的影响而停止修法。纵使我们并不真正想这么做,但恶友的影响力却使我们放下修法并从事有害的活动。这对修行是一种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很仔细地審察自己是否有受到恶友影响的倾向,及目前生活中是否有这类的不良影响存在。如果这种危险并不存在,我们应该感到很欢喜,并决定更努力地修持佛法;但是,如果我们觉得这种危险可能存在,那么,我们应该开始设想如何产除这种不善的影响。

第三种逆境是不能清楚地区别修行的阻力及助力。不知道什么可能威胁到修到,什么可能对修行有利,什么会导致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错误地去除有利的特质并发展有害的特质。如此一来,我们的修行就偏离了正途,并成为正确修行的障碍。所以,我们一定要審察自己,如果这种危险存在的话,就应该加以对治,必须更彻底地学习佛法,并精确地了解要修持什么、要避免什么,且如实地去执行。如此一来,我们将会发现修行变得容易许多,因为我们精确地知道应该怎么做。

第四种逆境是受到懒惰的左右。我们也许很想修行,但是有时候会变得非常懒惰,这种惰性可能会使我们停止修法。纵使我们勉强还在修法,那也很有限,而且总是觉得;“噢,我可以明天再做!”或“我可以等一下再做!”因此,我们的进步很少,最后可能会完全停止修法。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这种障碍在阻挠我们的修行,我们必须下决心不受懒惰的控制,不断地鞭策自己再多添加一分努力,并更加精进地修行。

第五种逆境的产生是由于过去生的恶业在今生成熟。我们可能会发现修行上突然产生很大的问题——例如,突然生病。当这种情形发生时,我们应该想道:这是由于过去生的某些恶行造成的,并试着加以补救。首先,我们应该经由忏悔及清净的方法去清净过去的恶业。这对克服困难会有一些帮助。如果问题很大并迫使我们完全停止修法,我们必须继续祈求困境会迅速了结。然后,当阻止修法的困难消失之后,我们就立刻以最大的精进力量新开始修法。

第六种逆境是受到别人的主宰。虽然我们可能有修持佛法的愿望,但是控制我们的人可能想阻止我们修行接近佛法。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的话,我们应该觉知自己具足一切成就条件的珍贵人身可能因而浪费掉了。对治的方法是去除控制我们的干扰因素,成为自己的主宰,并开始修行。

第七种逆境是不清净的动机。有些人可能想要或实际上已经在修持佛法,但是修持的动机是不清净的。当动机不清净时,修行的结果不会很显着。不清净的修行动机包括;“若我不修持佛法,我在来生将会很穷;而我不想成为穷人,所以我将修持佛法。”或“我此生不想生病受苦,所以我要修持佛法。”当然,这些有限的动机然仍会带来一些利益,但是,真正的利益来自引领众生得到究竟的、快乐的愿望。如果行者发觉自己的修行动机不清净,他必须试着消除它,或将它转变为“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清净动机。

第八种逆境也是由不清净的动机造成,就是以立即的目标为修持的动机。例如,行善的目的是为了成名或得到金钱、奖赏等直接的利益;就如有些人慷慨捐赠财物的目的是为了成名或得到赞扬。所以,当行者持有得获立即利益的期望而行善或修行时,他的动机就是不清净的。这种修行非常虚伪,因为这从外表看来很真实,大家也由于这个人在实行善事而认为这是真正的佛法;但是,这只是佯假出来的佛法。所以,当行者发现自己的心态中可能掺杂了一些这种不清净的成分时,应该不惜一切地离弃它,否则将会浪费了珍贵的人身。

这八种逆境只是难免的、不固定的不利境遇,它们只是偶尔会发生。我们只须要保持警觉,并时常自我審视,看看这些困难是否产生了;如果任何困难出现了,我们必须试着净除它们,不让它们阻挠我们的修行。我们应该利用这八种逆境做为禅修的对象,应该審察自己是否生起了这些暂时的障碍。懒惰是我们修行上最主要的问题,假如我们不以自我检查的方法来发掘错处,将会迅速地落入懒惰的掌控中,而不设法对治问题。所以,彻底地審察这八种问题,逐一地正视每项问题,并思考:“我有这个问题吗?它是否出现在我的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彻底地審察每一种逆境时,可能会在这儿发现一种、在那儿又发现另一种;接下来,我们应当有系统地应用必要的对治方法来去除这些暂时的逆境。如果能去除这些逆境,我们将能有效地修行;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么,我们将只会变得很懒散,不能真正地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遇到逆境你会用哪种思想去面对

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

如何从种种恶缘中解脱

若是有好的因缘和福德,在哪里工作、生活都可以,不然...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海涛法师《逆境有助於修行》

1.如果面对逆境的时候仍能保持平衡、欢喜的心,是防卫...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

你适合出家吗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后问我:师父,你看我适合出家吗?...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不要用佛法来换取利养

甚至,如果依靠传法而谋取利养,那就成了印度单巴仁波...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

仗佛慈力,于此了生死大事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

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

采访极乐寺静波大和尚

您对南华禅寺举办禅悦行夏令营活动是怎么看待的? 我...

【推荐】投足震动魔宫殿的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音译摩诃那钵,又名得大势、大精进、无边光...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