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大愿法师  2016/1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学佛,问题在于方式。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我本来就是以前有烦恼,所以希望学佛能够断烦恼。但是好像我学佛以后,觉得烦恼更多了。”因为觉得学佛以后,好像儿子也不听话,丈夫也很反对,然后她就问怎么办?

我问她:“那你每天怎么做的呢?”“我每天都会早晚做功课,念《普门品》、《弥陀经》,每天还要念一万句佛号。”她就觉得家里人都不理解、不支持。

因为她学佛,所以她每一天都会要看那些VCD,这个电视机她用了,这个小孩子喜欢看电视也没得看,所以慢慢地儿子对她也有意见。本来以前小孩子早上上学,下午放学,都是她去接送,现在她要做功课,就全部推到她丈夫的身上去了。丈夫工作很忙,觉得也很苦恼,所以对她也反对。她自己觉得好像处处都有障碍,也很烦恼,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问她:“那你每一天早晚做功课,还要念佛号,那你做功课是为了什么?”

她就说:“我宿世无量生有很多的业障,我通过诵经来忏悔。”

“那么你念佛是为了什么呢?”

“我是为了将来我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念佛。”也就是说为过去忏悔而诵经,为未来往生极乐世界而念佛。

我就问她:“那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什么功课呢?”

她就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回答。

事实上,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

作为在家的信众来说,首先应该是培养好子女,照料好家庭,让周围的人都能够生欢喜心,觉得你不单单是学一些表面的,好像修行的法门,而是整个的身心气质都改变了,更有慈悲心,更有智慧,跟你在一起更欢喜、更开心。

这样的话,是应该为现在做的最好的功课。我们学好了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的法门,要知道,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子女、丈夫、妻子,或者其他的一切人,应该我们都以“礼敬诸佛”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未来佛,能够真正地生佛平等,众生与诸佛平等,我们对他们都有这样礼敬的态度,恭敬的态度,这样的话,肯定我们不会起贡高我慢心,不会起分别心,不会去触恼他们。

这样才是真正地在实践“礼敬诸佛”。

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 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 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打坐用功。“啪!”只见老和尚举起香板,重重打下去!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头。

首座和尚大为不解,忍不住询问:“师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觉,为何您不打他,却来打我?” 方丈不由分说,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觉都在用功,你却坐在这里打妄想!”

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

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我们很辛苦地做到这些,得到别人的赞叹,于是认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们渐渐把这些“外相”当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这些“功课”,就是在精进, 就又向着解脱近了一步。

殊不知,我们把修行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气。一边念着佛号,一边和人争辩是非,一边念经打坐,一边妄想纷飞, 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可遇到事情还是着急上火,半点亏也不肯吃,“本性毕露”。甚至还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训、 数落别人。以为自己在“修行”,在“精进”,实质却徒有其表,内在没有任何改变。这种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真正的修行,是“历境验心”,是时刻保持醒觉。外在的形式或功课不重要, 重要的是觉知每个起心动念。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骂都是清净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 全然地、全新地投入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当下的修行之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

星云大师《求法的态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本年度新生训练,我要向...

明一法师:枯燥乏味好用功

世间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

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

人生是一种承受

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从声音悟道的公案很多。兹举一例:昔圆悟克勤禅师在五...

「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

「无」为入禅的方便法门

讲到话头禅,事实上话头禅并不是一个发明,而是很多唐...

如何面对讨厌的人和事

网友:请问法师,一个人的一言一行真的很令人反感、很...

【推荐】海涛法师《生命工程师》

一、做自己的生命工程师 为什么同样生而为人,每一个...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