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201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是名词上的不同?

中台禅寺答:‘初心’是‘初发心’,初初发菩提心,开始修行学佛就称为‘初心’,又称为‘发心菩提’,好像初一的新月,黑暗的部分多于光亮,此时因刚开始发心修行,福德智慧都还没圆满,恶法仍多于善法,要不断地努力精进,才能使心光慢慢显发出来。

‘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多生累劫的修行,才圆成佛道。在久远劫前,佛曾经是一条大毒龙,因为觉悟自身嗔心过重,毒害众生,发愿受持八关斋戒,于受戒时,遇到猎人,为持守不杀生戒,甘心忍受猎人割取顶上宝珠,剥去全身的金皮,不起一丝嗔害之心,由于这样的慈悲心,命终升天,脱离了畜生道;又有一世为陶师,遇到了‘古释迦佛’,由于见到佛的相好庄严,发起了殊胜欢喜之心,于是发愿也要成就佛道,而且名号要与这尊释迦佛一样……。就这样经过无量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断的发心、发愿,终于圆成佛果。

所以‘初心’可以说是一个缘起,也是一个心愿。

古德云:‘不忘初心,成佛有余’,在修行学佛的过程中要不断保住此心,不忘最初的因地发心,如此才能站得住,站得长,不被境界考验而退转。

在发了‘初心’后,要如何努力?就是要常保‘直心’,什么是直心?就是‘诚直无伪之心’,心当中没有邪曲妄想,就是直心。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来清净无染的心就是‘直心’。

当我们的心起了烦恼、打了妄想,这念心就偏邪不正,心不清净,此时‘直心’就变成‘众生心’。由于这念清净心常会被‘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发,所以要持戒、修禅定、修智慧以去除尘劳、妄想等障覆,心中的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都调伏了,举心动念都是善念,所言、所行也都是善法,身口意三业达到清净,这时才能称为‘直心’。

一般人误以为‘心直口快’是直心,其实心直口快是一种习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拣择,往往话已冲出口才后悔,不但缺乏觉照力,也看不到自心中所夹杂的贪嗔痴念头。这与真正的‘直心’有很大的不同,直心是一种清净心、柔软心、智慧心、不颠倒心,与‘心直口快’的粗心缺乏智慧,二者是天渊之别。

《维摩诘经》中说:‘直心是道场’,所以与道相应的心就是‘直心’,要时时反省检讨自己,去除心中的贪心、嗔心、慢心、疑心、邪见,将自心归向依靠在清净的佛、法、僧三宝上,则处处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场。

总之,‘初心’是修行的起步,时时提起初发的勇猛道心,不断地修正调伏心中的邪曲妄想,让本具的‘直心’现前,修行就走在光明大道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回到心的归宿

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活在烦恼痛苦之中,就是因为我们的...

大安法师:科技与宗教的关系

问: 请法师开示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确切地说,与佛教...

剔除心中的杂草

小林觉得自己简直太倒霉了。大学毕业四五年了,眼瞅着...

父母要我放弃病重的妻子,该怎么办

问: 法师您好!我跟妻子结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济群法师:学佛后能养小动物吗

问: 学佛后,家中可否饲养小动物? 济群法师答: 很...

济群法师:谁来决定因果报应

问: 万法皆是缘起,第一缘如何而起?谁来决定因果报...

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问: 有时候想看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不敢看,因为怕杂...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

【推荐】舌尖上的罪孽--中国十大禁菜(图)

中国十大禁菜你知道吗?风干鸡、浇驴肉、猴脑等等令人...

宝贵的人生不要被无聊的事虚度

很多经论都告诉我们人身是难得的、珍贵的,想得到人身...

别人做恶我们依然行善,这就叫信仰

问: 我妈妈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十多年前就开始给...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仅有好身体就够了吗

时常看到一些报道,部分商界精英和IT金领在正当人生和...

佛是教育家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

过堂用斋,善用其心

寺院的斋堂叫五观堂,为什么叫五观堂呢?五观堂,食存...

忘恩负义的樵夫

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