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施比受更快乐

2015/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从她脸上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就能看出。每次吃到庞老师做的糕点团子,我们愉快地享受其中,庞老师的笑容总是比我们更加甜蜜与幸福。原本应该是受者开心才对,仔细想想,其实施者更快乐!

施,不是一种施舍,而是一种对他人提供的帮助,真心诚意地提供对方所需要的帮助。我们来换位思考,当帮助他人的人站在被帮助的人的立场想一想,省了心思,又解决了难题,是否轻松许多,也开心许多?然后,连同给予帮助的人也更加快乐起来,真正是“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种心理,有很多人应该都能体会和经历。

可是,施得不对呢?产生的还是这样理想又愉悦的心理吗?不一定了,或许还会得到不快乐!怎么会呢?怎么会?真的会!我们绝大多数朋友接受他人的帮助是非常愉快的,可以说欣然接受了,友好接受了,可是又因为人类个性与性格的复杂性,往往有时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从而带来难题。

比方说,哪些情况施者在施助后会有负面的反馈结果?

1.施者的施助意图没有让受者领会,各自思考的角度不同,导致误解。

2.受者不喜欢受助,偏偏施者一意孤行。

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被施助,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单方行为,而应该是双向的、双方的。只有施助者希望施助于人,而被施助者愿意接受帮助,另外施助者的心理是正面积极的,受助者的需求是迫切的,那么受助者在接受帮助后才会产生快乐的心理,用这份快乐再反馈给施助者,“施比受更快乐”这句话才真正有意义!假如受者不愿受助,喜欢独立解决,只是花点时间,又或者受者容易误解施助者的行为,那么要么不要施助,要么就先沟通再行动。否则,施错了,受得猜疑,受得不快,也让施者更不快!一片心意将完全变味!

最后,我想说,我们要施得理智,施得适时,才会施得快乐!不要盲目施助,否则你永远不会体验到“施比受更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有苦要受,有福不要享

有苦要受,有福不要享。受苦的时候要高兴,享福的时候...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如果你想摆...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

当最可怕的违缘降到你头上时

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

人生的苦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到极乐世界能得寿命无量,修行永不退转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

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 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答:...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问: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慧律法师答: 堕胎...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推荐】拥有自己,才能拥有全世界

唐朝是中华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生于大唐盛世的六...

文珠法师《人应有的责任》

各位法师,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庆的日子...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