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五母同悲一子

2020/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罗听从师父的指导,并认真读诵经典,心不懈怠。

八岁时,沙弥罗证得阿罗汉,道眼能透彻所见,没有极限;耳朵能够彻听一切,天上、天下之人所做的善恶事都能听闻;身体能够神通飞行,想到那里就可以到那里;能分一身变作万身;能自在变现化身,无所不能;能自知宿命,乃至所有人物、爬虫类的宿命因缘都能知道。

一日,禅坐时,沙弥罗见到自己的过去生,曾经辗转历经五位母亲,为她们的孩子,这样观察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师父看到后,问道:“你在笑什么?这山中也没有歌舞,没有什么可以让你笑的因缘,难道你是在笑我吗?”

沙弥罗回答:“弟子不敢笑师父,我是在嘲笑我自己──一个神识受身,辗转历经五位母亲,五位母亲为了我日夜啼哭,一直说想念孩子,未曾片刻忘记,感伤忧愁,不能自止。想到自己一身,而让五家的母亲愁苦,因此嘲笑自己。”

沙弥罗继续说道:“我作为第一位母亲的孩子时,隔壁邻居也生了一个孩子,和我同日生,我死后,母亲看见与我同一天生的孩子进出走路时,便说:‘悲伤思念我子,我的孩子如果还在世,也应当像这个小孩一样进出走路。’因此感伤悲哀,泪流如雨。

我作为第二位母亲的孩子时,夭寿早死。我母亲看见别人在哺乳孩子,便想念起哺乳我的情形,因而悲戚感伤。

我作为第三位母亲的孩子时,才十岁就死了。我母亲吃饭时,便悲伤流泪:‘我的孩子如果还在世,我会和他一起吃饭;如今舍弃我死去,让我一个人孤独吃饭。’哽咽对天呼喊,言思念孩子。

我作为第四位母亲的孩子时,短命早死。我母亲见到跟我同辈的人,媒说娶妻时,悲伤思念,说道:‘我的儿子如果还活着,现在也应当娶妻。我犯了什么错,竟然夺走我孩子的命?’

我作为第五位母亲的孩子时,才七岁,因喜好修道而辞别母亲,跟随师父入山求道,专心禅修,证得阿罗汉果。我母亲思念我,每天啼哭,说道:‘我生了一个儿子,跟随师父学道,现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有没有遭受饥渴冷热?不知道现在是死?是生?’

这五位母亲都说思念自己的孩子,啼哭不止。想到我一个神识,展转投生在五位母亲腹中,依父母的因缘,受胎成人,却又让五位母亲因思念我身而啼哭,见此生死轮回,所以才失笑。

我思惟了知世间欲爱缠缚因缘、生死罪福,以及身口意造作之业行──作恶入地狱,行善生天,怖畏世间诸苦,因此辞家入山精进修习禅定,得证道果;见饿鬼、地狱、畜生道众生之苦痛,为这些众生感到恐怖;同时也怜悯五位母亲,自己尚不能解脱生死,又要为我担忧。我所追求的,是永离生死轮回,断绝身根,譬如人不下种子,终不会结果。我今应当取证涅槃。”

典故摘自:《沙弥罗经》

省思:

沙弥罗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果,自知宿命,见到五位过去生的母亲为生离死别而痛不欲生,体悟到欲爱缠缚之苦。憨山大师云:“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有智慧者,要解脱烦恼苦果,必须勤修戒定慧,断除欲爱,以达身心之清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佛教的生死轮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例如风起云...

孝敬父母,这是头等大事

父母有生育之恩,有养育之恩。父母的恩德非常大,所以...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

善护口业

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

信愿念佛,癌症痊愈

我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失去...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厮杀欺诈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

日日是好日

经常有人叫我看看这个日子好不好,或者问哪个日子好?...

大安法师:念佛要念六字还是四字

问: 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

我们了知天地,却看不懂人心

我们的心的本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个是我们最不了...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行而不解,是增长无明

行而不解,同样是不行啊,行而不解,是增长无明啊。 刚...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