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2013/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与他人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尤其在职场中,与人相处贵在相知,尤其“勿以己之长,而显人之短”,彼此要能互相尊重,互相成就,要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能够“观德莫观失”,才能结交朋友。

对贤能者服之以德

面对贤能的人,我们不可以用权势、金钱、名位来取悦他,而是要以良好的品性、德行与之交往,就如荀子所云:“君子易知,而难狎。”因为贤能的人虽然易于亲近,但是如果你的态度轻浮、邪佞,则难以令贤者看重你,所以对贤能的人,要服之以德。

对乖张者驭之以术

而对一些生性嚣张、猖狂、傲慢的人,要如何与他相处呢?要驭之以术!也就是要有“方便”的方法。就如同驯马师要调服顽劣的马,一定要先懂得他的性情,再依他的特性来调御。有时候顺着他的心意,有时候要适时地控制它的方向。待人也是如此,不能一味地打骂责备,而是要先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并且要倾听他的声音,适时给予劝告;能有一些对话的方法,才能让他称服。

对朴拙者赋之以专

面对生性比较迟钝、朴实,甚至笨拙的人,我们要怎么办呢?《三国志》云:“贵其所长,忘其所短。”就是说明用人要“知人善任”,对于他的缺点要包容,而善于利用他的长处,并且给他因缘好好发挥。也就是说,对于能力较差的人,应视其能力,交代给他能完成的事,再从旁教导他做事的方法,让他有信心独立完成。因此我们对待朴拙者,要赋之以专,以融其心境。

对顽劣者教之以方

对顽劣、不受教、刚强、下劣者,我们不能把它开除,也不能不用他,但是要有方法让他接受你。例如:用佛的慈爱怜悯他,让他因受到关心而软化彼此的对立;用鼓励待他,让他因受到赞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或者用威力来降服他,让他受到威迫而跟随你,所以对顽劣者,要教之以方。

人际相处,要善观因缘,佛也是如此的慈悲为怀,随顺因缘,珍惜因缘。尤其彼此能相互给他人留有一半的空间,则不但不会有冲突磨擦,也可以保持适当的交流,发生互补的作用。

所以人与人相处,有因缘因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人的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升官发财靠的是什么

很多人来庙里烧香,求升官发财。升官发财靠的是什么?...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很多朋友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那是借口。人与人...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星云大师《欢喜与融和》

国际佛光会各国地区会长、各位会员代表、各位贵宾:...

怨怨不休息,无怨能胜怨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

守金不舍堕蛇身

久远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很喜爱黄金的人。每天天色微...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一牛断三命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

宣化上人:世间智慧与出世间智慧

般若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智慧。智慧又分为世间智和出...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佛陀开示四种恶语

佛陀在教化弟子时,经常向弟子们讲说各种恶行与善行,...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无尽的财富来自哪里

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不足以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